】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深度:田飛龍論香港秩序與前途
http://www.crntt.hk   2023-06-13 00:12:21
 
  我認為,改造後的區議會可以成為政府的好幫手,而不是對抗政府的體制外反對力量的聚集地,更不是香港“顔色革命”的滋生之地。同時,區議會也會成為香港基層民意向上傳達以及基層福利政策改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平台,讓特區政府更好地聚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和貧富分化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其實,這就回到了基本法對區議會功能的規範設定上,使得區議會實現了“去政治極化”的目的,將區議會依法構建成為整個特區政府良政善治體系的一個基層支柱。區議會改革之後,其功能能夠得到更好發揮,基層的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更優良的公共服務,這也是香港社會和香港多數民眾所期待的。區議會搭建一個基層民眾與特區政府,包括各個政策局之間的信息以及公共服務上更好的互動關係、問責關係之後,我覺得區議會就能夠在香港社會更好地被理解和接受。

  此外,香港非建制派在新選制下的立法會選舉中已喪失了轉型為“忠誠派”的機會,導致結構性出局,這顯示了他們缺乏民主政治的責任倫理和政治成熟,對香港新選制的“軟著陸”與香港民主新秩序的塑造沒有盡到建設性責任。他們中的反中亂港勢力當然是必須出局的,這也是新選制的立法意圖所在,但他們中同樣存在大量的中間派、溫和反對派以及尋求自我改造的“改革派”,他們有重要且相對穩定的選民基礎、有專業服務能力和影響力、有對香港社會及其發展的本地情感和責任感,也有對新選制的理解與磨合空間。在區議會選舉中,作為基層“民主政治吸納機制”的重要載體,需要出現一種具有一定的政治和解意義的“相向而行”,即政策主導者意識到並實際推動有關選舉資格審查和選舉競爭的適度開放與多元化吸納,而非建制派則需要抓住最後的參政機會勇於“自我革命”,在堅持民主政治最低立場的條件下積極磨合與新選制的政治距離,擺脫對抗“心魔”,以選民利益和香港根本利益為念,以實際的新政治論述和參選行為實現與過去的“政治極化”及其扭曲性民主政治文化、陣營的脫鈎,加入香港民主的新政治遊戲,為香港良政善治體系作出獨特貢獻。

  如果新的區議會選舉出現“清一色”或“准清一色”,就不僅是新選制“軟著陸”的政治挫折,也是非建制派自我改造的政治挫折,更是香港民主文化與秩序重塑的局限性折射。塑造一個香港民主政治新生態,不僅需要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給和引導,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制度參與和各方善意互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