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進口純電動車和日本全年汽車銷量相比,數量仍非常低。現在還很難定論,這會是燎原的星星之火,還是轉瞬即逝的流星。正如在面對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變革大勢時,日本本土市場及其培育起來的整個汽車產業到底是帝國的落日餘輝,還是眾人皆醉後的獨自清醒,仍有待蓋棺定論。
內燃機上的汽車王國
日本汽車工業雖然有百餘年的歷史,但是真正的故事也基本是從福特汽車進入日本開始說起。
1925年,福特開始組裝風靡全球的福特T型汽車,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緊隨其後,來到日本建立公司進行汽車的組裝和銷售。此後的十年間,萌芽期的日本汽車市場幾乎被美國這三大汽車公司壟斷。不過,美國車企也給日本汽車市場帶來了技術和製造管理經驗。
細看日本汽車業的發展史,政府的保護政策是必不可少的。1936年,日本頒布《汽車製造事業法》,禁止外國汽車公司進入日本,福特和通用被迫退出。而日本本土車企則是與日俱增,如今的全球銷冠豐田汽車也在1937年順勢成立。
日本車企的早期發展是以模仿為主,豐田早期的AA轎車和SA轎車便是以克萊斯勒Airflow和大眾甲殼蟲為原型。
為了避免日本車企受到歐、美進口車的衝擊,從1951年起,日本政府還對進口汽車設置了高關稅壁壘,同時嚴格禁止海外資本直接投資日本汽車工業。保護政策再叠加日本經濟繁榮所帶來的本土汽車消費普及,從20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日本汽車工業快速崛起,本土銷量由1960年的40萬輛級別躍升至1970年的400萬輛級別,實現了十倍的高速增長。1966年日本汽車產量超過了英國,擠進全球前三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