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束沐(中評社圖片) |
束沐:台灣政局民意變化劇烈 未來要夯實對和統的信心
我先回顧和總結2024年島內政局民意的變化,再來展望未來一年兩岸關係的機遇和風險。首先,從島內政治和台灣民意的面向看,過去一年呈現出三個特點:
第一,藍營雖然獲得“立法院”多數黨,但整體上還是萎靡不振,綠營基本盤民意則是被充分動員。根據島內政治規律,台灣每次經歷大選之後,民意都會有一段冷靜期,直到進入下一輪選舉周期,才會重新熱起來。但是,今年局勢很不同,由於民進黨“雙少數”劣勢,所以賴清德掌權之前就策動“青鳥行動”,通過反藍白與反中掛鈎的策略,來動員內部民意、形成社會行動。不過,從實踐效果來看,以最重要的指標“罷樑”失敗為例,民進黨通過操縱極端民粹來推動“大罷免”目前仍然面臨很大困難,說明今年以來綠營雖然高度動員,但效果還是在同溫層內,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目的。
第二,藍綠白“三元鼎立”態勢在今年快速形成、又快速裂解。隨著柯文哲涉案被拘,白營民意板塊顯然出現分化,具體分化傾向為何?據我們觀察而言,目前白營內部可能仍有近7成民意,要麼繼續留在白營、要麼會隨著白營的衰弱,重新回歸不藍不綠的狀態。至於剩下3成的流向,我認為偏向藍營的會明顯多於偏向綠營。如果按照傳統的定性角度分析,如果白營被削弱,“綠白合”可能性更大,但實際民意走向是和傳統認知不同的。
第三,賴清德的“再威權化”不僅是針對整個台灣社會,也一定程度上針對民進黨內部各派系。所以,雖然綠營民意“同溫層”很堅固,但不排除明年因為民進黨派系鬥爭、高層鬥爭,誘發“同溫層”崩潰的可能性。
其次,從兩岸關係民意動向看,“求和平、求交流”確實是這一年來兩岸關係主流民意訴求。同時,我們還注意到,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對大陸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尤其疫後兩岸恢復交流以來,新一代年輕人重新認識大陸,對大陸甚至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仰視”心態。這種心態在過去10年、20年乃至30年的兩岸關係都很罕見,所以綠營才動用網紅、側翼予以污名化,炒作“交流就是統戰”等話題。
同時,台灣老百姓對“台獨”的厭倦也在上升,比如說賴清德這次過境,和蔡英文任內幾次相比、甚至和蔡英文卸任後的外訪相比,島內關注度都明顯偏低,這個現象背後反映了何種民意?值得深入研究。此外,今年的兩岸關係中,大陸的主導權主動權非常強勢,從2024年4月北京“習馬二會”,到2024年初到現在的海警常態執法,再到年底雙城論壇,大陸對台可以說是“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換句話說,明年兩岸關係的重要變量或者唯一變量,主要取決於大陸方面做什麼、如何做。
再一個觀察角度就是涉外民意,也就是台灣老百姓對國際形勢、對美國的看法。從這次美國大選後短期內反應來看,“疑美論”的發酵其實發生了一個本質性的變化。傳統認知上,“疑美論”在島內主要是指台灣民眾對美國對台政策的懷疑或質疑,但實際上已經深化為台灣民眾對美國自身實力、或自身的領導力的懷疑和質疑了。過去8年從特朗普到拜登,再加上未來4年又是特朗普,美國的政策實際上是不斷反復、不斷自我否定,美國本身的國際影響力在下降,對盟友的號召力也在下降,自然也會引發台灣的疑慮。
關於未來一年兩岸關係的風險和機遇。首先在風險面向,我認為最大風險來自賴清德當局的最高決策團隊,因為這個團隊正在啟用或將啟用一些“外行”人士,也就是對兩岸關係、對中國大陸、對國際社會、對美國完全不懂的人。賴清德個人性格和民進黨內部生態,決定了賴不會信任、也不會重用蔡的人,而蔡的用人很多都來自李登輝時期或國民黨體系,這些人賴當然不會用、也不敢用,至於黨內其它派系的人才,也未必重用。所以,未來台北的決策團隊裡面很可能充斥一批“門外漢”,這是非常危險的,也必然會影響兩岸關係發展。
其次談機遇面向。我認為,大陸方面還是要重視和運用“非綠”民意過半、“和平交流”是主流民意的契機,尤其是台灣絕大部分地方縣市“非綠”執政的基礎,解放思想、打開局面。例如,過去近年來在兩岸關係整體緊縮、經貿反制逐步加力的背景下,大陸和台灣非綠縣市、基層仍然保持合作,取得一些成果,例如在農產品准入方面創造了“花東模式”、“屏東模式”等,解決了一些實際民生問題。
但這些“模式”應該要具有持續性、復制性、擴展性,否則就會變成碎片化、斷點式的工作,難以充分調動島內支持兩岸交流的資源和力量,反而會出現一些諸如藍營縣市出於各自政治顧慮迴避兩岸交流、與大陸疏遠的擔心。故建議,在陸客赴台旅遊問題上,無需和民進黨當局纏鬥,直接和台灣17個非綠縣市達成共識,大陸方面可以允許17個非綠縣市的旅行社恢復經營大陸遊客團隊、個人游業務,民進黨當局還有什麼借口阻撓?
正所謂“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疫後兩年來,兩岸交流恢復了、台灣民意也出現積極變化,但歸根到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的信心還是要繼續夯實,這是做好2025年兩岸交流工作的出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