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主筆朱穗怡(中評社 束沐攝) |
朱穗怡:特朗普或有大動作 大陸“軟的更軟”促融合
正如各位在交流中所說,福建之行讓我對兩岸融合發展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過去我們常講兩岸和平發展,近年則強調兩岸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是比較創新的概念,是和平發展的具體體現,意思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更加淺顯易懂。同時,“兩岸統一”也不是像香港回歸那樣以某一天為節點,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進程,融合發展可被視為統一進程的先行階段,或者統一進程的初級階段。融合本應是彼此相融,但由於民進黨當局奉行“台獨”黨綱,阻撓兩岸交流,大陸方面目前只能通過單向融合吸引台灣民眾過來,未來待時機成熟可再尋求雙向融合,進而逐步實現統一。
對2025年台海形勢的展望,先講美國方面,特朗普上任後不確定性非常多,在台灣問題上可能會比第一任內更加瘋狂。據台灣媒體統計,特朗普4年的對台軍售總額是6700億新台幣,拜登4年對台軍售總額是2400多億台幣,如果不去比較這兩個數據,可能會認為這兩屆美國政府對台軍售差不多,但事實上特朗普任內明顯更多,而且賣給台灣的武器更加具攻擊性,拜登任內的軍售較多集中在維修、零件等部分。
特朗普競選時已聲稱,台灣要向美國交保護費。其實,台灣一直都在向美國交保護費。過去40多年來,台灣購買美國武器的金額超過700億美元,這不就是保護費嗎?但特朗普再次強調“台灣要向美國交保護費”,可見過去那些年台灣交的保護費在特朗普眼中根本不算什麼,所以我估計特朗普上任後,在對台軍售方面肯定不會放過台灣這塊肥肉。
另外,美國的涉台軍事部署也不容忽視。雖然有人對照俄烏戰事,認為台海如果發生戰爭,美國可能不會親自派兵。但我們要注意,美國的涉台軍事部署猶如“鴨子劃水”,緊鑼密鼓,從沒放鬆過。近年來美國在菲律賓增加到9個軍事基地,其中一個基地距離台灣衹有200公里,美國在日本的西南群島也加強軍事部署,最近的與那國島離台灣也就100多公里。當然,美國在日本、菲律賓的軍事部署不能說完全為了台灣,主要是企圖在第一島鏈圍堵中國大陸,但也可以說,美國因應台海局勢做了兩手準備。
對於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和“獨”性更強的賴清德當局,大陸方面會如何因應?202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馬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習近平指出,中美關係在過去4年的經驗值得總結、啟示需要記取,一共有七條內容,其中第四條“不能挑戰紅線、底線”談到了台灣問題。他強調,“中美是兩個大國,難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損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衝突對抗。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必須恪守。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4條紅線,不容挑戰。這些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防護欄和安全網。”從習近平的講話可見,台灣問題居“4條紅線”之首,不僅顯示了大陸方面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更反映了大陸方面底氣十足,對明年中美關係走向及台海局勢變化已經作好準備和應對。
此次習近平雖然是會晤拜登,但其涉台講話其實還針對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以及台灣方面,可以說是一種“警示”。美國自認為可以拿捏台灣,但美國到底能不能夠掌控台當局?其實是一個疑問。因為賴清德“台獨”路線比蔡英文更激進,但激進到什麼程度?這是難以預測的。雖然賴清德自己可能也預估到搞“法理台獨”的嚴重後果,不會那麼輕率推動,但在某種環境、某種因素的刺激之下,或者為了謀求所謂歷史定位,他會不會鋌而走險?屆時美國能不能控制得住?這些都是危險的變數。所以,習近平在利馬會見拜登時還強調,“台獨”分裂行徑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美方想要維護台海和平,關鍵是要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明確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這番話是要提醒美方“玩火者必自焚”。
另一方面,我認為大陸對台“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政策還會繼續實施。2024年解放軍已經舉行了兩次“聯合利劍”演習,如果2025年台灣方面還有挑釁動作,大陸軍演肯定少不了。在軟的方面,將會加大力度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吸引更多台灣同胞到大陸參訪和發展,讓台灣社會瞭解大陸的進步發展,進一步爭取台灣民眾對祖國的認同和對統一的支持。另外,據報導,民進黨當局一些部門編列了明年赴大陸交流的預算,這些交流能否成行值得觀察。當然,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不會與其來往,但兩岸交流的門並沒有關死,如何把握好這個“度”,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