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態勢分析
http://www.crntt.hk   2025-01-05 00:13:47
 
  人類5000年文明史表明,國家和地區興衰有其歷史規律。根據世界歷史的興衰規律可知:一個大國的鼎盛一般不超過100年;一個大國的續存一般不超過300年。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其將人類工商文明帶到了頂峰;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個角落;18世紀是荷蘭的世紀,資本主義貿易模式開始興盛並傳播,成為工商時代經濟運行的主要方式;17世紀是西班牙的世紀,無敵艦隊橫行海洋,四處掠奪財富為所欲為;16世紀是葡萄牙海權開啟和西方文明興起的時代;15世紀是突厥人的時代,奧斯曼帝國崛起,稱霸西亞;14世紀是明朝興盛及隨後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西方。從明朝往前推700年,是公元7世紀唐朝把中華文明帶向鼎盛的時代,讓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從唐朝再往前推700年,是公元前後漢朝創造中華文明繁榮的時代,奠定了漢文化的基礎;從漢朝再往前推700年,是2800年前西周時期中華文明一度興盛的時代,眾多思想家由此誕生;從周朝再往前推700年,是3500前殷商時期中華文明形成的時代,甲骨文就是最好的印證;從商朝再往前推700年,是4200年前夏禹時期中華文明啟蒙的時代,諸侯分封制開始推行;從夏禹再往前推700年,是5000年前炎黃時期中華文明發端的時代,華夏民族開始融合發展。中華文明曾經歷過七個輪回的大繁榮,能否在21世紀中葉迎來第八次大繁榮,順利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達成和平崛起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那還要看中國人的智慧。

  為什麼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國家?為什麼5000年來中華文明非但沒有中斷反而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呢?這主要是因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處於北緯30度至40度之間,這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繁衍、發展和繁榮的地帶,也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集中地。從6000年前到1500年前(公元5世紀)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主要生活在這一緯度的地區,因為古代技術的限制,越往北走,越屬於苦寒地帶,就越不適合人類從事全天候的勞動,生產效率就越低;往南走則屬於炎熱地帶,也不適合人類從事複雜的勞動,衹能從事簡單的勞動,生產效率也不高。緯度決定了溫度,溫度決定了環境的舒適度,環境的舒適度又決定了人的勤勞程度,人的勤勞程度最終決定了人的才智。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廠”和“基建狂魔”,不僅因為具有龐大的勞動力供應量和相對廉價的勞動成本,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個緯度的中國人勤勞勇敢、刻苦耐勞、聰明能幹,從而產生極高的生產效率。縱觀歷史,四大文明古國也是出現在這個緯度。然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都出現了文明中斷,衹有中華文明得以一脈相承,其中緣由需要從多維的視角來認識。

  四、以多維的視角認識世界之變:文明碰撞危機四伏,利益衝突矛盾加劇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湧現出不同類型的文明。從現存文明的人口規模及其傳播影響的地域廣度來看,大致可分為四大文明: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是現存文明中歷史最悠久的文明,由於其處於相對獨立和封閉的地理單元中,5000年來一脈相傳,演化進路從未中斷,成為東亞大陸板塊文明的主導者,形成了漢文化圈,包括日本群島、朝鮮半島、中南半島等;印度文明是現存文明中歷史第二悠久的文明,3500年來斷斷續續,演化進路時有中斷,不時有新的主人入主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但其憑藉人口優勢,最終成為南亞次大陸板塊文明的主導者;基督教文明自公元元年誕生以來,經歷過1500年的中世紀黑暗期,最終通過文藝復興、思想啟蒙、工業革命、技術發明等一系列運動,逐步演化成世界文明的主流,同時也是歐洲、美洲大陸板塊文明的主導者;伊斯蘭文明作為現存四大文明中最年輕和深具活力的文明,經過1400年的演化進路,通過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的不斷洗禮,逐漸成為西亞、中亞和北非板塊文明的主導者。上述四大文明相互交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既有矛盾和衝突,又有合作和融合,共同譜寫人類文明篇章。中國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主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