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明 本土文化融合外來文化
http://www.crntt.hk   2023-07-16 00:27:57
 
  文化進入文明的標誌,一般有三要素說或四要素說。三要素指城市、文字和金屬工具,四要素是在三要素之上加上一條禮儀性建築。文明要素說最早是由英國一些考古學家根據西亞文明發展情況提出來的。近來中國學者提出文明社會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部分組成。這種劃分有更廣闊的視角和更抽象的概括,且更具包容性,但不足之處是標誌不明確,不似“要素說”簡單明瞭。

  對於中華大地由文化階段進入文明階段,目前中國學界的主流觀點是:1.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2.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3.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從地域版圖來看,中國早期文化影響較大的有:長江下游的上山、跨湖橋、馬家浜、淞澤、凌家灘、良渚等文化;長江中游的彭頭山、大溪、油子嶺、屈家嶺、石家河等文化;長江上游的寶墩、三星堆文化;甘青地區的大地灣、馬家窑、齊家、四壩等文化;山東地區北辛、大汶口、龍山、岳石等文化;北方地區紅山、夏家店、石峁等文化;中原地區的裴李崗、仰韶、陶寺、二里頭等文化。這些文化構成了中國上古的文化版圖,最終孕育出中華文明。

  在上述考古研究的基礎上,目前學界湧現出對中華文明源頭的多種猜測。在沒有可以得到公認的論據之前,各種合理的推測和學說都應該允許探討,這是學術求真的基本態度。

  二、研究方法

  對於文明起源的研究,主要方法包括研究文獻、民俗、考古成果和運用分子人類學方法等。考古成果衹能提供資料,考古資料要與文獻記載聯繫在一起,才能還原真實的歷史。雖然,在沒有獲得充分內證性材料支持的情況下,一般不將考古成果或某一遺址背後的族群與文獻中的上古人物進行對照匹配,但從邏輯的視角分析歷史演化,離不開對歷史文獻,乃至神話傳說與考古成果進行聯結。

  按照傳統歷史敘述,華夏歷史從“三皇五帝”開始,但是三皇五帝在迄今的考古成果中都無法得到證實。而當各種考古成果與可信賴的歷史文獻進行對接時,可以得出中華文明演化的大體脈絡,這種靠多學科、多領域證據邏輯推測出來的脈絡未必準確,卻為現有信息條件下盡可能真實還原歷史做出有益探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