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明 本土文化融合外來文化
http://www.crntt.hk   2023-07-16 00:27:57
 
  丹朱一度佔優,攻占平陽(陶寺),舜被迫定都蒲阪(山西永濟)。但後來形勢反轉,舜逐漸取得優勢,諸侯擁舜,舜以天命為由,重新占據陶寺。(《史記》此處的傳說是:“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注:陶寺】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帝舜通過政治與軍事鬥爭平定丹朱之後,任命禹繼續治水,如有差錯,後果將與鯀同。當時禹的政治和軍事實力尚不足以反抗舜,衹能從命,不敢輕忽,“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率眾治水之外,禹利用中原受災較輕、各地災害嚴重的時機,高舉天子之命,開疆拓土,征討各地尚未臣服的部落前來朝貢(“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於荒服”)。

  水患是當時人類的共同災難,禹以治水為名,要求各地部落聽從調遣,有道義上的正當性,不服從就利用武力消滅。在此期間,輝煌一時的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長江上游的寶墩文化都不約而同地迅速消亡。

  帶有這些文化的濃鬱特徵的精美文物大量出現在了遠在北方的石峁城。各地物產、生產技術、歷法、葬俗等也匯集而來。

  石峁城曾經是顓頊都城,也是鯀和禹的統治中心與辦公住所。禹在外治水和征討期間,戰利品源源不斷運送至石峁城,由兒子啟來管理。

  啟在積纍財富、鞏固城防以外,積極訓練部隊,準備以武力手段將最高政治權力奪回來,並為自己的祖父鯀報仇。石峁城生態惡化加速了這一進程。

  石峁建城之初,黃土高原地區有大面積的森林覆蓋,質地疏鬆,氣候適宜,有利於石質工具進行簡單的土地開墾和淺種直播等原始農耕活動。

  然而農業活動會造成天然植被的破壞和土地貧瘠化,反過來導致農業衰退。而且,單一作物對土地有著較為致命的影響,土壤的侵蝕度增加,同時肥力也在減弱。在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後,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恢復力極其緩慢。

  隨著石峁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木材、陶器來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森林與草地被砍伐與開墾的速度加快,再生速度比不上破壞速度,原來的森林草原迅速沙漠化,最終農業無以為繼,糧食短缺,石峁人必須另謀出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