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來看有機質文物,你會感覺它們非常像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傳奇般的超級長壽之人,很老,又很年輕。
比如傳世文物,就像是在歲月滄桑中“鍛煉”了很久的人,已經一步步適應了現在的氣候環境,狀態相對穩定。“而那些從墓葬里出土的有機質文物就非常脆弱,因為它適應的是地下溫濕度和菌群狀態。”白玉川說。
因此,文保工作者面對這些“長壽之人”,採取的態度亦如醫生對待患者,最好是從出現“亞健康”開始就精心調理,並針對各自的“體質”和“習性”,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比如,有些紙質文物用料精良,就像先天體質強健的人,哪怕遇到保存環境稍差一點,也能“挺下來”;有些雖然不夠結實,但處於較理想的保存環境,就像那些身體調理得當的人一樣,也能“活很久”。
“文物保護始終秉持的是最小干預原則——不是要讓這些文物‘返老還童’,而是要讓它們‘延年益壽’。”白玉川說,“所以有些觀眾在看到一些表面有銹跡的銅器時會說,為什麼不修復得光亮如新呢?那是因為一些非活動性的病害狀態,如果已經和文物本體保持了穩定的共同存在,去掉它們並無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