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白崇禧看待蔣介石,恐怕也得分幾個層面,相當複雜。首先,北伐、抗戰、內戰,蔣介石都是領袖,而這幾大戰爭的大目標、大方向便是:推翻北洋政府、統一中國、抵抗日軍侵略,白崇禧對戰爭的目標和蔣介石是一致的,所以尊他為領袖,但白的戰略觀往往又跟蔣方枘圓鑿,扞格不入,尤其內戰時,東北四平街一役,徐蚌會戰,兩人更是南轅北轍,屢起爭執,特別在軍事指揮上,蔣常常越級指揮,干擾前線指揮官的行動計劃,白為此痛心疾首,在白心中,對蔣作為一個軍事領袖,恐怕是不服的。
白崇禧跟李宗仁的關係又如何?對他們來說,民國的利益和桂系的利益,矛盾嗎?
白先勇:白崇禧與李宗仁的關係須追溯至北伐前,廣西統一,新桂系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為首,所謂“廣西三傑”脫穎而出,自此後,北伐、抗戰、內戰,李、白兩人在軍事上合作無間。如北伐最關鍵的龍潭之役,擊敗孫傳芳軍,抗戰時期李、白共同指揮,創下台兒莊大捷,扭轉抗戰頽勢。在政治上,李、白兩人在1930年代共同治理廣西,把廣西建設為模範省。李、白兩人,長期合作,曾經有很好的結果,但最後摩擦漸起,甚至分道揚鑣,割袍斷義。
1948年,李宗仁徑自宣布參選副總統,白崇禧反對,勸阻無效,白知道蔣介石心中副總統的人選已定為孫科,李宗仁強出頭競選,如獲勝,中央與桂系又會分裂,後來白因桂系淵源,與李宗仁個人的感情,出來幫李競選,李宗仁擊敗孫科,中央與桂系從此又分裂,白自己承認,幫李宗仁選副總統,是他犯下一大政治錯誤。
1949年李宗仁當上代總統後,因蔣介石處處掣肘,無所作為,最後國民黨政權搖搖欲墜之際,李宗仁不顧白崇禧勸阻,徑自拋下國人,沒有交待,飛往美國,白對李此舉頗不諒解。李在美國時常發表反蔣言論,使白在台灣處境難堪。其後,李宗仁回歸祖國,使白以及桂系海外大員,更加難以自處。
桂系除了1930年代處於廣西一隅六年,其他時期都在參與中央軍事,北伐輔助蔣介石打天下,抗戰廣西出兵一百萬,廣西子弟壯烈犧牲,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整個來說,桂系成員是把國家利益放在最前面的。
今天學者對於民國歷史的解釋,通常將蔣介石視為正統,代表中央,習慣從蔣的角度來評價民國人物的是非忠奸。這種視角是否有其局限?您寫的傳記是否試圖以桂系為中心來重新解釋民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