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據法制日報報道,落實“房住不炒”政策再添“利器”。
4月1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外公布《關於提升房屋網簽備案服務效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全面采集樓盤信息,按照規定建立健全覆蓋所轄行政區域的各類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的樓盤表,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要求建立樓盤表,動態更新樓盤表信息。
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意見》專門提出要優化網簽備案服務。推進“互聯網+網簽”,鼓勵使用房屋交易電子合同,利用大數據、人臉識別、電子簽名、區塊鏈等技術,實現網簽即時備案。同時建立交易資金監管制度,商品房預售資金應當用於有關工程建設,納入監管的存量房交易資金應在房屋轉移登記完成後立即劃轉,不得挪作他用。
房屋信息納入“一張網” 數據透明壓縮炒房空間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致力於加快房屋交易網簽備案信息與國家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對接工作,實現全國房地產市場交易信息“一張網”。
為此,在《意見》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各地以房屋網簽備案系統為基礎,整合資質許可、房屋面積管理、房屋預售、交易資金監管等系統,加快建設具有自動核驗、便捷查詢、統計監測等功能的房屋管理基礎平台;同時強化網絡安全意識,嚴格執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制度,嚴格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將市本級房屋網簽備案系統向所轄區縣擴展,全面覆蓋所轄行政區域,按要求接入全國房地產市場監測系統。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政策措施對於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落實“房住不炒”政策,無疑是“如虎添翼”、再添助力。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秦偉說:“將全國房屋樓盤信息納入‘一張網’內,一個人在全國有多少套房就一目了然,這對炒房客來說,無疑極大壓縮了炒房的空間。全國聯網後,個人征信情況、購房情況都能很快查詢,對於貫徹‘房住不炒’政策有很大裨益。同時,全面采集樓盤信息,實施樓盤動態更新機制,極大地提高了房屋交易的安全性,也使得政策制定者能掌握更加準確全面的房屋信息,對於提升房地產調控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穩定社會預期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