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論斷,明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具有深厚的科學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徵。我們要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特徵,更好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思考和謀劃經濟工作,乘勢而上搶抓發展機遇,穩中求進破解發展難題,攻堅克難提高發展質量,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奮鬥。
科學內涵
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具有深刻內涵。
第一,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
人類社會在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目標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必然要經歷若干歷史階段。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我國從五十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1956年超過1千億元後,1986年和2000年先後突破1萬億元和10萬億元,到2021年突破114萬億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穩居世界第二位。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和積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連續跨越幾個大台階,站上新的歷史起點,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第二,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踐行初心使命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要在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統一中,穩步接近宏偉目標。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面對積貧積弱的局面,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成功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第三,新發展階段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願的新發展階段。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
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根據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們黨提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把我國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兩個大局”,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攻堅克難,成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嶄新篇章,為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主要特徵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增強應對風險挑戰、化危為機的能力,走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第一,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在新發展階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特徵更趨明顯,世紀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挑戰,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沉渣泛起,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風險相互交織,世界經濟面臨衰退壓力,發展困境加劇,南北鴻溝拉大;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開放共識弱化;新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上升,傳統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遭受嚴重破壞。
第二,我國經濟發展迎來新機遇。進入新發展階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
從經濟方面看,一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帶來的新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帶動我國產業在國際分工中邁向中高端,在完整工業體系、較高素質人力資源、全球最大市場和消費潛力的基礎上,中國經濟有望在結構優化升級中邁上新的大台階。二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帶來的新機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載人航天、衛星導航、深海探測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我國科技創新從過去的以跟跑為主,轉向在更多領域並跑、領跑,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三是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機遇。深化改革將釋放更大發展潛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速建設,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加快完善。擴大開放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我國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形成,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四是加快綠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碳交易、綠色金融等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面向未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將越走越寬,經濟社會發展將實現全面綠色轉型。五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的新機遇。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已占全球半壁江山。我國完全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積極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協調及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提出更多中國倡議、中國方案,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為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