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要穩住宏觀經濟的基本盤,穩住內外部均衡發展的態勢,就需要在新發展理念下繼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在保總量的同時優化結構性改革。
|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將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扎實落地,為扭轉前期經濟下滑態勢、穩經濟和調結構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第四季度經濟運行對全年經濟十分重要,當前又是第四季度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時點,要進一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促進消費需求合理回升,推動有效投資進一步增長,為實現全年經濟較好增長夯實基礎。
結構性改革政策推動經濟復甦
中國網發表南開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李全、北京掌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知逾文章介紹,為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前期推出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持續落地,取得了良好的穩經濟政策成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生產需求持續改善,物價穩定,經濟增長明顯好於第二季度,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前三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分別為4.8%、0.4%、3.9%,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則為3.9%。宏觀經濟在第二季度的調整後呈恢復態勢。
財政及相關政策在穩市場主體、穩就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財政資金投放拉動了有效需求。相關部門對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稅,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特困行業緩繳社保政策延長至年底,對中小微企業吸收高校畢業生進行擴崗補助,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水電氣費、房租補貼等,這些政策有效緩解了微觀經濟主體的就業壓力,為增加就業、恢復生產、帶動消費起到了積極作用。財政資金還通過專項債支持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項目的建設,通過融資擔保基金新增再擔保合作業務一萬億元以上,相應投資有效推動了供給,為穩經濟提供了基本保障。
金融政策在普惠服務和拉動長期投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拉動有效需求和長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今年普惠金融貸款支持工具額度與比例均同比翻番,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暫時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並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相關舉措積極支持了經濟主體末端的運營活力,為有效需求的恢復和增長提供了資金保障。今年還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增加了1500億元民航應急貸款和2000億元航空業債券,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通過規模性長期貸款支持了一批大型水利、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農村公路建設等項目,在進行有效投資的同時,穩定了供應鏈和產業鏈發展。
此外,在保障基本民生、保障能源和糧食安全、有效調控物價方面的相關政策舉措也相應落地,為新發展下的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結構性穩經濟政策仍有提升空間
文章認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面臨外部紛擾和內部轉型的共振,但基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勢,不同經濟主體的微觀發展活力,以及龐大、可持續的內需,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因此,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下,中國要穩住宏觀經濟的基本盤,穩住內外部均衡發展的態勢,就需要在新發展理念下繼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在保總量的同時優化結構性改革。
具體來看,中國財政收支呈緊平衡的發展態勢,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正常狀態下,這種緊平衡往往會自然緩解。但目前外部波動和紛擾加劇、疫情影響仍在,房地產持續下滑導致土地財政難以為繼,財政平衡的現狀繼續趨緊。這就需要增收節支,在嚴控“三公”經費,繼續減少不必要的行政事業經費支出,以保障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組織的支出責任有效落實。
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繼續抓好項目資金的落實,特別是針對前期推出的財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等項目中由於多種原因沒有落實到位的,則要繼續狠抓落實。要推動項目資金支付和項目建設進度,積極推動重大建設項目和設備更新改造項目落地,推動項目協調機制良性、高效運轉。對於已完成的項目,要著重落實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的資金撥付,以保證項目執行的穩定性與可持續。要繼續推進結構性金融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改善住房剛需現狀,繼續引導普惠金融對小微領域的實質性支持,持續穩定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平台經濟的健康發展,繼續加大金融對穩增長和惠民生的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