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化亞洲區域金融合作
http://www.crntt.hk   2022-11-26 08:47:27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今年是亞洲金融危機發生25周年。危機發生後,亞洲國家在加強金融改革和監管的同時,致力於進一步推動區域金融合作機制建設。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充滿挑戰。合作應對困難,也應繼續成為亞洲各國的共同選擇和行動。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紅文章認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早的資本項目開放與缺乏靈活性的匯率制度叠加影響。危機爆發前,亞洲一些國家的資本項目快速開放,引致資本大規模流入,助燃了國內資產價格,在經濟過熱情況下加劇了國內通脹壓力。與此同時,多數國家採用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為穩定匯率,央行經常為國內銀行借貸提供隱性擔保,銀行業出現了嚴重的貨幣和期限雙重錯配。外債不斷累積,國內金融體系脆弱性加大,美國金融巨頭的貨幣投機炒作點燃了危機爆發的導火索,銀行出現擠兌,資本瞬間出逃,本國貨幣急劇貶值。

  危機過後,多數亞洲國家積極調整政策,如今抗風險能力已大大增強。各國普遍採取更為靈活的匯率制度,早期銀行體系存在的雙重錯配問題基本得以克服,金融穩健性大幅提升,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得以提高。國際收支狀況普遍得到改善,目前東盟10國和中日韓等國的平均外匯儲備占GDP比例在35%至40%之間。充裕的外匯儲備不僅增強了抵禦外部金融衝擊的能力,也為區域國家更好滿足多樣性的融資需求提供了條件。

  文章指出,亞洲金融危機催生了亞洲區域金融合作機制。2000年5月,東盟與中國、日本和韓國(10+3)財長會議簽署了建立區域性貨幣互換網絡的協議,即“清邁倡議”。之後,“清邁倡議”又升級為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為成員國在瀕臨流動性危機或發生危機時提供金融支持,目前資金規模為2400億美元。為順應新的需求,2021年成員國對多邊化協議條款進行修訂,更新貸款條件、增加融資幣種等,為擴大資金來源帶來新的可能性。各國還在災害融資支持、宏觀經濟構架、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數字轉型等領域拓展金融合作。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區域金融合作深化的基礎。近年來,亞洲區域內貿易和投資大幅增加,產業鏈不斷深化。目前亞洲區域內貿易占總貿易比重約為58%,區域內投資占總投資比重也超過一半。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為提升區域金融一體化提供了基本面支持,也使各國對政策協調和危機救助提出了新要求。

  文章最後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反復延宕,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外溢性增強、金融危機傳染性加大,地區國家實現可持續復甦面臨金融穩定、能源安全等多重挑戰。對此,亞洲國家應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金融合作,攜手增強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構築更加完善的亞洲區域金融安全網。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