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記者:有學者建議通過“雙軌制”解決香港住房問題,一軌歸於市場,另一軌實行“新居屋計劃”。新居屋則要滿足數量足、定價低且與家庭收入掛鈎、可換樓等條件,以轉變香港的房屋發展模式。您怎麼看這樣的解決思路?是否能為香港新一代帶來“上樓”希望?
黃元山:我認為,現有的香港房屋制度基本上已經脫離所謂的“房屋階梯”。由於樓價太高,從公營房屋到居屋再到私人房屋,這樣的過渡很少有人能夠實現,可以說置業的階梯已經斷了。香港大學王於漸教授曾經表示,香港的公營房屋在用途上出現了很多不理想的情況,可參考新加坡“組屋”模式,推行“港人組屋計劃”。新加坡的“組屋”就是公營房屋,價格較為便宜且可以購買。“組屋”類似香港的“居屋”,但價格更便宜、流動性更高,新加坡大概八成的居民都是購買這種公營房屋。
新加坡“組屋”其實就是一種“雙軌制”,私人房屋占20%,公營房屋占80%。香港如何才能轉變為這種方式?我們團結香港基金此前提出“港人組屋10招”, 10項安居政策措施包括改良後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新公屋可租可買、公屋輪候册“隊頭”家庭可獲租金津貼、首置免息貸款等。其中的“租者置其屋計劃”,我們希望能夠再次大規模重推,讓租住公屋的人可以有選擇的低價購買自己住的房屋。
為讓香港新一代能夠“上樓”,必須要大幅度加快土地的開拓和公營房屋單位的落成,然後將公屋用便宜的價格賣給他們,而我剛剛提到的“港人組屋計劃”,就可以解決他們“上樓難”的問題。
中評社記者:有觀點認為,香港並不缺乏土地,目前五大發展商手上的土地超過1000公頃,本港目前已經開發的土地僅占土地總面積的24%。您認為應該如何突破利益格局,改變舊有思維扭轉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黃元山:剛剛我提到,香港現在需要9000公頃的土地,而發展商手上只有1000公頃,所以不能單單靠他們的土地來解決房屋問題,而是要利用好他們的土地。如何用好發展商手上的土地,我有幾個想法:第一,必須基建先行。要釋放以及開發發展商的土地,必須要建設鐵路、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才能展開進一步的工作。哪怕是特區政府自己的土地,基建先行也非常重要。
第二,要推進整體的規劃配套。如果沒有整體的規劃,就不會有序釋放土地的發展潛力,而釋放發展潛力是特區政府的問題。不管是發展新界的土地還是建設新市鎮,都必須是特區政府牽頭進行,同時利用到一些不同的政策工具,例如我提到的《收回土地條例》、Letter A/B等,讓土地擁有者比較樂意且積極地配合整體的土地開發進程,通過一定誘因釋放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