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積極推進國企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
http://www.crntt.hk   2019-07-31 07:58:44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推進中央企業在集團層面實施股權多元化,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大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的力度,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指導意見》提出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並非只是要進行股權主體的變革,而是要探索建立不同於國有獨資企業的體制機制。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文章介紹,2019年1月,國藥集團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革,由國有獨資公司改革為國務院國資委、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持股的有限責任公司。這是率先實行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的中央企業。7月,南航集團宣布,在集團層面引入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確定的投資主體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鵬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增資資金各100億元,合計增資300億元,成為多元股東的中央企業。不同於國藥集團新增股東僅為中央企業,南航集團的增資者則為地方政府確定的投資主體。若前者為央企之間的合作,稱之為央企合作模式,後者則是央企和地方之間的合作,可稱之為央地合作模式。

  文章認為,南航集團股權多元化採取央地合作模式,它擴大了中央企業股權多元化的範圍,對南航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南航集團股權多元化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已歷經40年改革,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其內在含義和組織形式在不斷變化,今天的國有企業已經完全不同於改革初期的國有企業、歷經改革過程的國有企業。對今天的國有企業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判斷是我們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出發點,出台相應改革舉措的基礎。把改革的對象搞清楚,出台的改革舉措才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如果說改革初期的國有企業是指令性計劃的執行者,是一個個的工廠制企業,改革的目標是要將這些工廠制企業塑造為直接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很顯然,今天的國有企業已不再有指令性計劃,也不再是工廠制企業而是公司制企業,它直接面對市場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同時,目前的國有企業也不再是單體的企業,而是由眾多法人企業組成的由股權聯結的層級制企業集團,集團公司作為母公司是一級法人,旗下為二級及以下各法人企業,它們已經形成母子公司體制,各子公司是母公司的戰略執行者,它們在母公司的指令下相互協調,共同應對市場,參與競爭,因此,目前的國有企業已經是一個集團化大企業,其改革的對象不應再是集團的單體企業,而是整個企業集團,而母公司在集團中則居於主導地位,而且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企業集團的改革需要有各子公司的改革,但關鍵還是母公司的改革,它的改革到位才會有國有企業集團體制機制的變革,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制度保障。

  文章指出,對於集團母公司的改革,關鍵是要改變它的治理方式,解決它的治理問題。解決中央企業治理問題,不只是要建立董事會,還要解決中央企業的股權結構問題,要建立由多元投資主體派出董事組成的董事會,實現中央企業治理由國務院國資委獨家治理走向多元投資主體的共同治理。

  文章強調,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改是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在同一個企業的共同出資。而企業集團不僅資產規模大、資產狀況複雜,而且其治理、管理有著相當的難度,這就給國有獨資公司直接引入非國有資本帶來一定的風險,因此,無論是國資監管機構還是非國有資本投資者,它們都會對集團層面的混改抱著謹慎的態度。而通過國有投資主體之間在集團層面首先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實現由國有獨資到多元國有股權的變革,這就改變了國有企業由國資監管機構獨家治理的狀況,從而走向由多個國有投資主體的共同治理,這有利於國資監管機構探索建立有別於國有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模式。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