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我們參觀了一家嘉善的木門企業,他們的數字化車間裡有幾千萬元的先進設備,用比我們少一半的廠房和工人,產出了兩三倍的產能。”回來後好幾天,父子倆相對無言,“飯都吃不下,我和我爸說,再不變就只能關門不做了。”
無論如何要下決心拼一把。吳龍君前後跑了十幾個省的三四十家企業學習,投資上千萬元引進了全新的生產線。更有意思的是,原本政府給他們的新項目預留的40多畝地,吳龍君決定不要了。“老一輩的想法都是廠子越大越好,還有不少企業喜歡囤地,現在不一樣了。新生產線一上,在人工減少近30%的基礎上,產能是過去的兩倍。目前的地足夠了,這樣畝均效益還能提高,沒准今年能拿個A呢!”
在“畝均論英雄”評價體系中,評上A類對企業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在浙江海鹽,浙江友邦集成吊頂2017年度獲評A類企業,成為當地“畝均英雄工業企業”,在用地、用能上獲得優先保障權。2018年,友邦新拿地30.6畝,新上項目3個,全部投產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
不僅限於企業,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畝均論英雄”改革成效明顯的地區,省裡在安排省工業與信息化發展財政資金時將予以傾斜,在用能權交易、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定上將給予適當傾斜,還會給予一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
從企業到行業到地方,“畝均論英雄”已然形成了一個傳導通道,為發展需求旺、潛力大的主體提供優質要素資源,形成良性循環,正是這樣一種力爭上游的良性氛圍,取代了“劣幣驅逐良幣”式的同行業惡性競爭環境,讓傳統行業企業看到了政府對轉型升級的支持,有了改變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制度的推廣,“畝均論英雄”從已落戶企業延伸到了新建項目,從源頭便開啟了倒逼模式,為“真英雄”預留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何用好“指揮棒”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蘭溪紡織製造業是首批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省級試點。實施“畝均論英雄”以來,紡織企業紛紛感覺壓力大了:紡織設備有一個特點,工作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故而蘭溪紡織企業廠房多只有一層,實際用地面積大,畝均效益自然難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