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處理好四種關係
http://www.crntt.hk   2019-03-04 08:29:32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血脈。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金融業的核心任務。下一步,應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重點抓好發展資本市場、優化金融結構、擴大金融開放、防範金融風險等工作,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文章表示,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支撐,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聚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直面金融供給環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創新和加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供給能力、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

  文章提出,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是處理好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關係,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長期以來,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發展較慢,對中小微企業和創新經濟支持不足,宏觀杠杆率偏高。因此,在發展間接融資的同時,應下大力氣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基本制度,充分釋放和發揮市場機制的活力,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要立足實體經濟的需求,協同發展場內和場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債券和期貨等分層有序、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特別是科技創新型企業、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拓寬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

  二是處理好總量增加和結構優化的關係,持續優化金融結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總量躍居世界前列,2018年金融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7.68%。目前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下一步的重點是調整優化金融體系結構,主要是要優化四個結構:融資結構上,要改變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失衡的現狀;機構體系上,要優化大中小金融機構布局,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業務比重;市場體系上,要協同發展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各類金融市場;產品結構體系上,要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提高服務精准度。

  三是處理好深化金融業改革和擴大金融業開放的關係,不斷擴大金融開放。近年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大大加快。從銀行業到保險業再到證券業,從金融業務到金融機構再到基礎設施,開放措施頻頻推出並接連落地實施。通過擴大和深化開放,引進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強化金融業市場競爭,將增強中國金融業競爭力和穩健性。下一步,應以“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造”雙線重構金融業格局,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助開放。當然,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應是雙向的,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

  四是處理好業務發展和風險防範的關係,著力防範金融風險。防範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在加快金融業務發展的同時,應繼續把防控金融風險作為金融工作重點,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一步,應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做到金融風險四個早,即“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銀行不良貸款、房地產金融、地方政府債務、影子銀行等重點領域風險。當然,在工作中要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把握好防範金融風險的節奏和力度,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服務好實體經濟。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