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金融領域尤其如此。未來,我們仍須堅持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持續為中國金融業發展注入動力。
回眼望,是改革開放激活了中國金融業的市場活力。特別是加入WTO之後,我國金融業在市場准入、資本項目等各領域有序開放,在金融業產品演變、市場建設、業務模式、管理經驗等方面催生出一系列變化與成就。
伴隨開放,我國金融業競爭力在全球愈加突出。截至去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68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公募基金資產13.03萬億元,A股市值50萬億元左右……在規模上,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尤其是去年,金融業的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瑞銀集團正式成為首家控股內地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A股成功“入摩”“入富”等,無不彰顯中國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步入2019年,我國金融業開放不止步。1月,美國標普獲准進入中國市場開展信用評級業務;2月,央行、外匯局聯合發布新規支持上市公司外籍員工股權激勵;日前,中國證監會宣布擬合併QFII、RQFII並放寬准入條件……隨著這諸多開放措施的落地,中國金融業將在機遇與挑戰中逐浪。
擴大開放有機遇。更加國際化的市場環境、愈加多元的參與主體、更加複雜的交易機制等,是我們借鑒和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對接、學習先進做法的有效途徑,也是中國金融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充分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