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中國特色的漢語語匯學
http://www.crntt.hk   2023-02-12 16:15:54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日前,由語言學家溫端政先生主編的大型語文辭書《語海》出版。《語海》以“古今兼收,雅俗兼容”為編纂原則,匯集了漢語歷代語匯中富有表現力和生命力的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後語近9萬條,體例嚴謹,釋義精湛,例證恰當,匯“語”成“海”,保護和傳承了大量瀕臨失傳的民間語匯精華。

  “語”和“詞”是兩種有著不同特性的語言單位。劉叔新先生在《漢語描寫詞匯學》裡講得很清楚:“詞還必須是一種最小的完整定型的材料單位。所謂‘最小’,就是本身不能再分出兩個或更多個完整定型的語言建築材料單位。‘居心叵測’可以分出‘居心’‘叵’‘測’三個完整、定型的材料單位;‘囫圇吞棗’可以分出‘囫圇’‘吞’‘棗’三個這樣的單位;‘杯弓蛇影’‘一問三不知’‘風馬牛不相及’等都可以分出若干這類單位來。因此,它們都不是最小的完整定型的材料單位,不可能是詞,而只能是大於詞的固定語。”

  詞的構成單位是詞素,語則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短語或句子,是大於詞的語言單位。語義和詞義一樣具有“整體性”,但語不是概念性而是敘述性語言單位,語義內容反映著人們對事物的種種表述和描述。語和詞的結構一樣,都具有固定性,但語的結構的固定性是相對的,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變體。

  立足“語”和“詞”的差異,溫端政先生提出了“語詞分立”的理論主張,認為“語”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結構相對固定的、具有多種功能的敘述性語言單位;“語匯”是語言裡語的總匯,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把“語”從詞匯裡分立出來,把“詞”從語匯裡分立出來;確認詞匯具有系統性,語匯也具有系統性。在“語詞分立”理論的基礎上,進而提出建立與漢語詞匯學相平行的漢語語匯學。

  漢語語匯學是一門研究漢語語匯產生、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語言學分支學科。漢語語匯浩如煙海,源遠流長。不僅書面語中記載的語匯十分豐富,民間方言口語中使用的語匯數量也極為龐大。季羨林先生曾說:“這些‘語’,在全世界所有民族和國家中,都罕有其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貴的文化遺產。”僅就其數量而言,漢語語匯學就具有極為龐大的研究對象。每一條語的產生,都有自己的身世和傳說,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映,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認真研究。語和語之間也有聯繫,語匯是一個更為開放和複雜的系統。

  漢語語匯學有著豐富的研究內容和寬廣的研究領域,大致可分為漢語語匯學理論研究、漢語語匯史研究、方言語匯研究、語匯文化研究、語典編纂研究等領域。這些領域各自有特定的研究目的、意義和研究對象、內容,而又緊密關聯、互相支撐,共同構成了漢語語匯學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

  漢語語匯的發展歷史悠久,漢語語匯的現象豐富多樣。因此,展示漢語語匯產生的方式和發展的脈絡,揭示漢語語匯演變的規律,根據漢語語匯的特點作出理論創造,是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

  當前,加強語匯學各領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其一,漢語歷史悠久,方言眾多,語匯資源十分豐富。不僅古代文獻典籍中的歷史語匯需要進一步挖掘整理,現代方言口語中使用的語匯也需要廣泛調查整理,而且方言語匯的調查研究具有緊迫性,這對於促進漢語語匯學深入研究、提升漢語語典編纂的質量,保護和傳承瀕危方言語匯具有長遠意義。

  其二,“語”長期附屬於“詞”進行研究,又遠遠落後於“詞”的研究,這就需要立足漢語語匯自身的特點,充分繼承傳統語言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和借鑒現代語言學研究的理論視野,走特色創新的漢語語匯學研究之路,不斷發展和完善漢語語匯學的理論體系,建立更加完整的漢語語匯學學科體系,開創漢語語匯研究理論創新、成果創新的新局面,為構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語匯學研究應有的貢獻。

  其三,漢語語匯深深植根於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土壤之中,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承載體。深入研究漢語語匯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