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再迎風口!十關鍵詞重新定義中國西部
http://www.crntt.hk   2024-11-27 10:49:15
 

  (一)生態:築牢安全屏障,支撐高質量發展

  2019年,黨中央要求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生態大保護”是西部地區鮮明的戰略定位。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西部對於中國的生態安全意義極端重要。

  ——一端牽系水源。

  被譽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中國兩條母親河——長江、黃河和其他共十餘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維繫全球約20億人口的用水需求。

  ——另一端牽系防風、防沙。

  西北分布著我國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與周邊國家大片荒原戈壁相連,我國絕大部分城市的風沙來源於此。

  保護西部生態,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加強對三江源、祁連山等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創新實施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大尺度保護國土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區域。

  2021年首批正式設立5個國家公園,其中三江源、大熊貓兩個國家公園在西部。數據顯示,近5年來,三江源水體與濕地生態系統面積淨增309平方公裡,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在6%以上,每年向中下游穩定輸送600多億立方米優質淡水。

  40多年來,我國持續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僅“三北”工程即累計造林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築起綿延萬裡的“綠色長城”。

  大保護並不意味著不發展,而是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

  例如,荒漠化嚴重的內蒙古經多年防沙治沙,森林和草地面積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二。這些林草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助力當地達成二氧化碳年減排目標。去年以來,內蒙古以多種形式實現碳匯價值6000多萬元。

  清潔的空氣和水源、優質的農產品、壯美的自然風光……在廣闊西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案例層出不窮。

  當前,氣候變化對全球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專家研究證實,我國西北地區氣候“暖濕化”趨勢明顯,且正在東擴。冰川加速消融造成“亞洲水塔”失衡,局部地區冰崩、洪水、極端乾旱等災害風險增加。

  為進一步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國已在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北方防沙帶等區域部署了9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