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生活在農村的60歲及以上人口有約1.21億人。與養老服務資源相對集中的城鎮相比,農村養老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和複雜。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事關億萬農村老年人幸福生活,事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關注農村老年群體現實需求
當前,農村人口和家庭結構現狀如何?農村養老需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葉敬忠(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級人才計劃特聘教授):我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齡化,且農村老齡化形勢較城市更加嚴峻。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農村60歲及以上人口約1.21億人,占農村總人口比例為23.81%,比城鎮高7.99個百分點。其中,60歲至69歲人口約6528萬人,占農村總人口比例為12.80%;80歲及以上人口約1667萬人,占農村總人口比例為3.27%。雖然尚處於以低齡老人為主的老齡化時期,但高齡、獨居、失能老年群體的照護難題亟待關注。據民政部2022年四季度數據,我國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已超過一半,在部分農村地區,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過70%。2023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8.6歲,但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增齡伴隨的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中提到,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失能老年人約3500萬人,占全體老年人的11.6%,且農村失能率遠高於城市。
伴隨城鎮化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加速,農村家庭呈現空巢化、小型化、少子化趨勢。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千萬農村家庭走向代際分居、分離,“拆分型”家庭越來越常見。國家統計局最新普查數據顯示,農村家庭結構中,“一代戶”占比48.55%,“三代及以上戶”占比僅16.15%。人口流動態勢由以青壯年男性勞動力外流為主向家庭化流動轉變,許多原以“三留守”群體(即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為主的村莊漸漸轉向以留守老人為主體的“老齡化村莊”。空間上的離散逐漸改變了農村家庭原有的生產生活實踐,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帶來衝擊。在5省10村開展的一項實地調研發現,大多數農民依然傾向傳統的居家養老方式,但少子化、空巢化以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約束正在動搖家庭養老的現實基礎。雖然老人普遍對當前的居住安排持理解態度,但老人的自理能力隨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弱,在遇到突發狀況時,面臨的養老困境將進一步凸顯。
家庭結構的發展變化帶來了農村家庭養老功能不同程度的弱化,老年群體及其家庭的養老需求隨之轉變。首先,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面臨照料危機,獨居情況下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亟需得到保障。調研發現,家庭成員在日常照料中的缺失或滯後十分常見,不少老人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其次,看病就醫等公共服務需求十分強烈。老人普遍面臨出行難題,這對村級或一定距離範圍內的就醫等公共服務供給提出更高要求。再次,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需要從農業生產中獲得一份收入,而子女的遠距離或長時間外出意味著勞動扶助缺失,積極服務“老人農業”需要以實際行動回應老年群體的生產難題。最後,在部分服務資源短缺、基礎薄弱的農村地區,一些保障性舉措尚未達到理想的覆蓋程度,高齡、獨居、失能老人的照護面臨較大缺口,許多家庭迫切需要外部支持。一般農村家庭難以負擔商業養老服務的費用,希望通過低成本、靈活多樣的方式解決老人生活難題。
通常來講,養老服務可分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居家養老更加傳統,少有助餐、助潔等上門服務,對家庭成員的依賴程度更高。社區養老在一定程度上依托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發展,而農村在這些方面發展相對滯後,能夠提供日間照料、護理、家政和精神慰藉等服務的資源和專業化水平有限,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互助養老實踐等一系列舉措的落地、開展情況因村而異。調研發現,在偏遠山區村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人口外流嚴重,社區養老發展十分受限。機構養老在農村社會接受度較城市更低,公辦機構如鄉鎮敬老院原則上只面向五保戶等特殊群體,民辦機構則存在費用較高等現實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