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哪些增量財政政策值得期待?
http://www.crntt.hk   2024-10-12 10:38:55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據大公報消息,當前市場對財政政策充滿期待,但討論仍多囿於量級的“比大小”,普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缺乏時空觀,同樣量級的政策,短期急出還是長期緩出?不同的政策,互相怎麼組合?政策信息以何種方式給到市場?二是缺乏目的性,政策量級一小一大,量級小的形成純增量(如擴大投資),量級大的用於存量(如化債),前者逆周期效果可能好於後者。

  鑒於此,筆者希望在量級的基礎上,進一步區分輕重緩急和政策目的的不同,回歸基本事實,分四步展示增量財政政策的四條猜測路徑,幫助投資者盡可能系統、立體地評估即將落地的增量財政政策。

  短期為預算收入缺口“平賬”

  從以往經驗來看,財政預算如有收入缺口(實際收入低於預算收入目標),都會有財政/准財政增量政策。今年財政收入缺口或達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或者通過增發國債2至3萬億元“平賬”。具體而言,過去共三個年份出現過收入缺口,下半年全都有增量政策“平賬”:如2015年缺口規模9000億元,政府創設800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2022年缺口規模2.7萬億元,政府創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7399億元,新增PSL(抵押補充貸款)6300億元,盤活專項債逾5000億元;2023年缺口規模0.8萬億元,政府增發國債1萬億元,赤字率由預算的3%升至3.8%。

  中期為地方債務“補賬”

  今年3月份,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在長安講壇發表的題為《新階段的中國經濟與財政政策》的演講,估算了2020-2022年疫情衝擊地方赤字規模。三年疫情,地方額外產生近7萬億元赤字。其中,中央僅彌補約1萬億元,地方仍剩餘約6萬億元的遺留赤字。中央或通過兩條路線,緩解地方財政困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