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厭世代”的現實困境及其破解路徑
http://www.crntt.hk   2024-12-01 00:29:11
表1:厭世的十大特質
 
  3.厭功績:功績倦怠

  “厭世代”還透視出對所謂“功績社會”的厭倦。因為功績社會強調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并用較為單一且模板化的評價體系來規訓人們,例如學校強調升學率,社會重視高學歷,家庭歡迎“乖孩子”,工作要考“鐵飯碗”。這些規訓以加強、鼓勵的方式,強化精神力量的方式,鼓勵你不斷上進和進修,從而成為一個達標的人。這種價值觀逼得人喘不過氣,使“厭世代”青年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就業挫折中逐漸消磨了鬥志,對所謂“功績社會”產生倦怠感和無助感,於是故意展現一些不符合社會期望的作為,例如他們利用媒介技術通過拼貼等方式,輸出具有“擺爛”意味的文字、圖片和表情包等,以一種“懶”或“廢”的態度來回應“努力便成功”的生活價值。

  其實,厭世青年早在校園時代就已厭倦了積極樂觀。“政大厭世陣綫”在其臉書帖文便清楚道出類似心境:“其實這已經不是個念書就一定可以翻身的年代……無論念什麼大學,出社會後大部分人都得很辛苦、很努力才能活下去。”⑧這條帖文的點贊人數高達4291,轉發344人次,評論人數達141次,大多數人表示深有同感。由此可知,厭世青年早就對學習改變命運不抱希望。而畢業以後,外在環境也促使年輕人感到壓力,學用落差導致找工作受挫,原本設定的人生目標不斷降低標準,結婚年齡無法預期、不奢望買房和存款,即使自己非常努力,還是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甚至還得靠父母接濟才能生活下去,許多年輕人感嘆生錯時代,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在無法改變社會也無法躋身“人生勝利組”的情況下,許多負面自嘲的詞彙與用語應運而生,舉凡“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財富自由就是鹵肉飯加蛋”“廢柴”“魯蛇”(loser)等詞彙展現了這一代年輕人對買房、結婚生子等“成功”的價值不再苦苦追求,反而從放棄中得到安慰。於是,以往將夢想、希望為口號的正能量詞漸漸從年輕人的腦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耍廢、無用等負面詞彙,并開始對自身的未來發展和人生意義感到迷茫。可以說,“厭世代”的“懶”“廢”和“嘲諷努力工作”等情緒反應,既是對功績社會的無聲反抗,也是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性的一種應對方式。這種拋棄了所謂“成功”人生的價值觀,無欲無求的生活態度,也是“厭世代”常見的群體特質之一。

  [表1:厭世的十大特質]

  4.厭自己:自我倦怠

  比起抱怨生活工作,“厭世代”年輕人更經常“厭”的,還是不够強大的自己。他們從小被教育衹要把書讀好、努力考上名校和有“錢途”的科系,之後的人生就能一路順遂。然而,當厭世青年畢業後才發現,大環境不景氣,工作再怎麼努力,也難逃“低薪”困境。僵化的薪資結構、居高不下的房價,使得年輕人難以積攢存款。他們對現實社會感到不滿和失望,對未來感到迷茫和不安。因此,開始選擇逃避現實,沉浸在網絡世界中,通過社交媒體來尋找虛擬社交的滿足感。當年輕世代埋入網絡世界時,世代間的差距更加拉大。父母輩始終對此帶有一種負面的刻板印象,年輕人們衹能抱團取暖,憑藉各種手段紓解這些情緒,“厭世文化”就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

  從2017年開始,“厭世”等詞彙持續在台灣網絡發酵。“厭世哲學家”“厭世動物園”“消極男子”等充滿厭世風格的圖文網絡作家興起,其著作散播著幽默詼諧卻又憤世嫉惡、倦世的“負能量”詞語,受到“厭世代”年輕人的喜愛。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心好累”“人生好難”“想躺平”等聲音。對於現實狀態的無力改變,催生著這種文化的蓬勃發展。2020年末又出現進階版的“我就爛”,成為當下台灣年輕人不時掛在嘴邊的流行語。這些“負能量”語錄將年輕人壓抑許久的厭世想法表達出來,是當代青年對於人生的無望與無奈的真實寫照,引起許多年輕人的共鳴。因此,“厭世”是青年群體面臨社會壓力時宣洩苦悶、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而自嘲式幽默則是“厭世代”群體的重要特色。

  綜合上述,“厭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表層特質是對生活和工作充滿倦怠,不想努力,衹想躺平,是一種以“低欲望”為媒介表徵,以“自嘲”的話語姿態尋求自我解壓的生活群體。但自嘲的背後是對渴望成功的口是心非,不是真的不想追求,而是抱有希望但是求不得,一種價值與行動失調後產生的心理狀態,形成無力改變現狀的妥協,最後這種痛苦焦慮以“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的自嘲形式體現出來。這背後反映了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遷,也揭示了他們在面對現實挑戰時的複雜心態。

  三、“厭世代”的現實困境

  “厭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可視為青年群體焦慮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從結構性視角對“厭世”成因進行審視,包括青年貧困化、世代鴻溝產生的階級固化和社會轉型期的心態失衡,這些因素都塑造了時下的青年厭世潮。

  1.青年貧困化:身負低薪、失業、負債三座大山

  “厭世”情緒來自特定時代的感受,是一定的事實基礎與經濟基礎造成的結果。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台灣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貧富矛盾更為突出,勞工面對著更為彈性化、不穩定的勞動狀態與不斷惡化的勞動條件,以及工薪階層的薪資追趕不上物價及房租與房價的增長。如今,受“22K”方案衝擊的“厭世代”,大多數都已步入職場,他們在各行各業的最基層努力掙扎求生,卻依舊陷入“低薪、失業、負債”的生存危機。

  就薪資水平而言,台灣青年的薪資水平停滯不前。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近20年台灣30歲以下青年的平均薪資長期處於41.61萬至53.57萬元的低位徘徊,近幾年青年薪資略有增長,但增幅較小,考慮到物價大幅上漲等導致的通貨膨脹等因素在內,青年薪資并未有實質性增長。再由年齡與薪資的對應情況來看,歷年34歲以下青年收入比其他年齡層呈現較為低薪的情形。例如,2022年全台收入者人數達1594.23萬人,平均年所得為70.04萬元,而30歲以下的青年平均所得僅為53.6萬元,普遍低於其他年齡階段的年平均收入。連續數年發生的薪資停滯、各年齡層之間的收入差距、名聲與財富的不平衡感,使得“低薪”幾乎變成青年的專屬名稱。由此,台灣社會的貧富程度正在加劇分化,階層固化進一步加重,青年淪為社會的最底層。

  以就業結構而言,台灣青年群體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且學歷越高,失業率愈高。據統計,2003年至2023年,台灣的失業率由4.18%降至3.48%;在各年齡階層中,20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最高,過去20年間始終在11.76%-13.75%的高位徘徊,25-29歲失業率也高達5.99%,台灣青年是失業人數最高的群體。⑨而失業率按教育程度分,大學及以上畢業生的失業率自2007年以來已高於其他教育程度畢業生,形成“高學歷、高失業率”現象。社會上除了有未從事教職的“流浪教師”外,還出現了四處兼課的“流浪博士”,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有許多畢業生為了逃避就業,選擇延畢或繼續升學,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沉重的學貸壓力,使許多青年陷入了畢業即負債、工作為還債的窘境,根本無法規劃未來。

  連續數十年的低薪、高失業率,導致青年入不敷出,沒有存款,甚至負債纍纍。據台灣yes123求職網調查,40歲以下“青貧族”有39.2%出現財務赤字,而23%的年輕人沒有任何存款,“零存族”比例達6年新高,合計有73.3%的青年勞工背負著沉重債務,包括學貸、信貸、車貸等等。⑩造成青年買不起房,進而不敢結婚、生育。在這個以買房、買車與結婚為“人生勝利組”的社會中,青年承襲了這一切觀念的重壓,卻又面對著觀念與現實的巨大落差,這是“厭世代”最深層的“厭世”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