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及其領導的民眾黨斬獲300多萬選票,與過去與國民黨同源的親民黨、新黨不同,民眾黨與國民黨、民進黨均存在歷史和人事上的淵源和聯繫,通過4年的經營和積纍,民眾黨已獲得至少20%民意基礎。由於未來數年內民眾黨都會處於“批評者”的在野角色,政治包袱較藍綠更輕,加上每四年增長近百萬“首投族”,民眾黨未來會繼續鞏固和擴展島內“反藍厭綠”中間民意板塊,固化三元格局。
與此同時,雖然反“獨”疑賴、和平避戰是此次選舉的主軸之一,但從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的角度看,藍綠白均建立起了“中華民國等於台灣”的深層次、潛意識認知,反“獨”衹是反對“法理台獨”,主張激進“台獨”政黨得票率低於3%,而和平也衹是尋求兩岸“和平分治”,主張國家統一政黨得票率低於0.3%。
可見,在藍綠白三元結構之上,不僅形成了“拒統保台”的一元化共識,爭執衹是在於具體方式或手段,還形成了“親美優先”的一元化共識,深受美國的影響和控制。
就兩岸博弈形勢而言,需把握“冷民粹”與“熱對抗”之間的辯證關係。
實行直選制度的台灣,長期以來具有民粹政治的基本特徵,但經過近年來社會意識與輿論環境的演變,台灣選舉政治已經從“熱民粹”轉向“冷民粹”,主要特點為:一是政治觀點衝突不易演變為現實社會群體性衝突,民粹政治衹在輿論意識層面活躍,政治主張難以再動員為大規模遊行集會;二是民粹政治在非選舉週期內衹對約30%民眾保持影響,以維持溫度,在選舉週期內(投票日前3個月)才對剩下70%民眾產生影響,選前民粹短暫升溫、選後再驟降;三是民粹政治主張的影響程度已經與社會階層或學歷無關,在網絡分眾化、同溫層傳播之下,島內已經基本不存在基於獨立思考與利益權衡的“理性”民意力量,反而出現了以“理性”為包裝的民粹力量。近年來民進黨“反中牌”失靈,正是島內“冷民粹化”的直觀反映。
不過,“冷民粹”仍可以催生和加劇“熱對抗”。首先,島內民意具有“任性”和“盲目性”,前者是指各黨派基本盤支持者已經形成近似宗教性的偏執認知,靠一般的說服、誘導或訓誡方式不易改變其認知,而後者是指基本盤以外的民眾幾乎沒有政治意識和政治覺悟,極短時間內的情感煽動或形象塑造,就足以影響其投票行為,上述民意特性更容易製造局部性兩岸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