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保險學會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律師王德明分析,此類業務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保險公司以銷售為導向,千方百計來獲客,通過小額贈險獲客後再進行後續開發,以獲得更高的價值。對於其合規性,王德明表示,保險公司小額免費贈險合規,但應避免缺乏精算風險數據的大規模贈送行為。
不過,此類行為可能存在誘導銷售的問題。原海南銀保監局曾發文指出,商家借助互聯網平台、App或者二維碼等網絡場景,以“1元保”“首月1元”“免費領取”“抽獎獲取”等方式推廣,給消費者造成付出極少金額獲得保險優惠錯覺;購買時自動扣款提示不突出,消費者後續自動續費感覺突兀。實質上,這種營銷方式只是將保費分攤至後期,消費者並未真正享受到優惠,而銷售時商家未將此情形告知消費者,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易引發消費糾紛或投訴。
一位保險經紀人告訴記者:“對於這類贈險產品,一定要瞭解清楚它如何續期,是自動扣費還是到期自動結束,避免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部分地區出手整治
記者注意到,保險公司“魔方業務”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監管部門注意,部分地區已經出手整治此類現象。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向轄內各財險公司下發《關於個別短期健康險業務中存在問題及相關風險的通報》,指出短期健康險“魔方業務”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並要求相關公司進一步自查整改。
更早之前,原北京銀保監局辦公室發布《關於專項整治北京地區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應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區發布存在過度營銷、誘導消費問題的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廣告。包括但不限於“首月1元”“1元升級”“免費贈險”“實物抽獎”“限時停售”等誘導、誤導性的內容,以及存在廣告標識不清晰、關閉按鈕不顯著、整屏誘導點擊等問題的廣告。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此類現象並未消失。對此,王德明表示,保險公司應當規範營銷行為,合法合規獲得客戶信息,不得有不實說明等誘騙客戶投保的行為。消費者應做好個人信息保護,要認識到保險產品是複雜的金融產品,應詳細瞭解保險產品繳費金額期限等情況,不宜盲目購買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