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http://www.crntt.hk   2023-04-14 08:36:46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當前,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要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目標,就必須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一、中國就業領域仍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

  深圳特區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文章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就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就業形勢保持了基本穩定。但在就業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中國就業領域仍面臨著不少的挑戰和困難,這既包括如何實現充分就業的難題,也包括如何提升就業質量的困境。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下行帶來的就業壓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入“新階段”,發展依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務。要繼續推進高質量發展,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是實現各項戰略目標非常必要而且關鍵的因素。值得關注的是,近十餘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2020年後,受疫情的影響,經濟增長的壓力進一步上升,穩增長、保就業成了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疫情期間,經濟增長乏力,就業擴大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還有進一步的下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從2022年2月開始,外來戶籍人口的失業率長期低於本地戶籍人口的情況發生了逆轉,而且攀升到較高的水平,這是農民工就業困難的一大表現。如果把農民工大規模返鄉、外出規模縮減與高失業率結合起來,就業形勢將會更加嚴峻。

  第二,技術進步對就業的衝擊。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科技部發布的統計測算數據表明,目前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0%左右。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如高鐵、5G移動通信、機器人、人工智能等也進入了世界前列,科技創新中並跑、領跑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伴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事實上,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增長已成為中國產業發展中的一大亮點。從理論上來說,技術進步對就業崗位既有破壞效應,又有創造效應。但大多數觀點都認為,從短期來看,技術進步對就業崗位的破壞效應要大於創造效應,特別是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衝擊更大。以機器人為例,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應用機器人最多的國家之一,“無人工廠”將會越來越普及。不僅如此,人工智能、大數據、元宇宙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中國服務業的生態也將大大改變,“無人駕駛”、“無人商店”等場景也不斷湧現,這對服務業就業也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第三,新就業形態對提高就業質量提出了新課題。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大量湧現。靈活就業是新就業形態的一個重要特點,在解決勞動者就業問題、增加收入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據統計,目前中國的靈活就業人員達到2億人,占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的40%多。不過,大量靈活就業人員的出現,卻對傳統的勞動關係造成了很大的挑戰,由此引發的各類勞動糾紛也越來越多,而就業質量下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雖然靈活就業人員的平均收入要比傳統製造業略高,但這是建立在高強度長時間工作的基礎上。此外,平台經濟的發展大大降低了快遞業、網約車、直播帶貨等許多就業崗位的門檻,甚至還出現了“去技能化”傾向。大量的靈活就業者由於素質不高,又缺乏培訓,正演變成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時代的“新體力勞動者”。在社會保障方面,由於勞動關係的多重性和不確定性,導致社會保障的責任劃分存在著不少模糊地帶,這也給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帶來不小的困難。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