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非遺工坊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http://www.crntt.hk   2023-03-04 14:04:42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站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講台上,重慶魯渝共建石柱縣中益鄉夏布非遺工坊負責人綦濤,既興奮又自豪。她正向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代表、非遺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等,介紹其工坊的成績和經驗。
  
  拓寬傳承之路 帶動群眾增收——非遺工坊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短短四年多時間,綦濤的夏布非遺工坊從無到有,成功帶動180戶當地困難群眾就業增收,相關產品還賣到了國外,其工坊模式已被復制推廣至重慶各區縣及廣西巴馬等地。

  綦濤的夏布非遺工坊是全國眾多非遺工坊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年,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已累計建設2500餘家非遺工坊,其中1400餘家位於脫貧地區,覆蓋450餘個脫貧縣和8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這些非遺工坊日漸成為加強非遺保護、促進就業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3月2日,上述三部門聯合在京發布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群眾的腰包鼓了

  從貴州遠嫁重慶的楊遠菊是三個孩子的母親。2019年之前,她一邊拉扯孩子,一邊與丈夫在田裡刨食,一年下來,不過賺個溫飽,腰包總是癟癟的。

  後來,楊遠菊加入綦濤的夏布非遺工坊,一邊種地,一邊學手藝,很快成為五星級手藝人,一年收入四五萬元,腰包一下子鼓了起來。

  像楊遠菊這樣,通過非遺工坊,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四川小涼山地區,很多農村婦女都是全職媽媽。若出去打工,就無人帶娃,可家門口又缺少就業機會。幾年前,有一手刺綉好手藝的喬進雙梅,在四川省馬邊縣成立花間刺綉非遺工坊,並以工坊為據點,把全縣劃為6個片區並設立工作站,在全縣15個鄉鎮全覆蓋開展技能培訓,構建起“1社6站15班”的網格化服務體系,累計培訓綉娘超30000人次,提升農村閑散婦女彝綉技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