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充分發揮平台經濟穩就業作用
http://www.crntt.hk   2022-11-25 08:52:39
   
  平台就業在全球方興未艾
  
  主持人:平台經濟在全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那麼平台就業在其他國家呈現哪些特點?
  
  房連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全球經濟轉型的一個明顯趨勢是數字經濟的興起,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區塊鏈等一系列互聯網信息技術廣泛滲透生產和生活各個方面,並引發就業方式變革。區別於傳統勞動合同、全日制式的就業方式,平台經濟下各類非標準化就業形態不斷湧現,培育大量就業機會,帶動工作崗位增加。
  
  根據聯合國電信協會統計,2021年全球有63%的人口為互聯網用戶。電商平台主要運用互聯網科技手段為客戶提供線上線下服務。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些電商平台就開始在北美國家出現,將生產和勞務服務外包給一些南半球的低收入國家。早期的平台主要採取眾包服務經營模式。例如美國Elance公司成立於1999年,為全球自由職業者提供線上找工作服務。2015年其與ODesk合併成為Upwork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最規範的招聘平台之一,擁有500多萬企業客戶。進入21世紀,“眾包工作”在線平台逐漸興起,大量出租車和快遞在線服務平台開始出現,由於其服務的便捷性和價格等方面優勢,很快被廣大用戶接納。
  
  國際勞工組織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全球電商平台數量增長5倍多。2021年全球規模較大的電商平台有近800家,服務內容包括兩大類:線上服務型和現場服務型。電商平台的快速成長拉動了數字產業發展,2021年全球平台經濟投資額達到1190億元,主要集中於出租車和快遞兩個行業,當年產生營業收入520億美元。2018年全球平台經濟產值為142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至3116億美元。
  
  數字平台上主要有兩類就業關係,一類是平台直接雇用的工作人員,即內部就業;另一類是平台作為中介商提供的就業機會,即平台帶動的間接就業。例如上文提到的Upwork公司在全球有570多萬全職雇員和1200多萬兼職雇員。線上服務型的平台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業,直接雇用較少,人數多在50人以下。Uber公司是全球雇用規模最大的出租車平台公司,有近2.7萬名雇員,主要為律師、軟件工程師和市場營銷等。在快遞行業中,美團、DeliveryHero(德國)、Swiggy(印度)和餓了麼等大公司的雇用人數也都達到千人以上。
  
  美國是發達經濟體中平台就業規模最大的國家,約有22%的工作人口參與某種形式的平台經濟,特別是在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互聯網和服務業較發達地區,平台已成為吸納新增就業的主力。預計到2023年,全美參與平台就業的人員規模將達到7800萬。在英國,2016年至2021年期間,快遞行業就業增長350%,家政服務業增長166%,遠程線上服務增長100%,有15%的工人每周參加至少一次平台工作任務。
  
  一些新興經濟體則呈後發優勢,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巴西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近年來在經濟轉型中互聯網產業獲得快速發展,平台就業成為新增長點。據估測,目前全球數字平台下的自由工作者每年正以15%的速度增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受經濟和就業形勢影響,工作任務進一步轉向遠程居家辦公和線上服務,在線註冊的平台從業者數量進一步增加,成為緩解各國失業壓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從人員分布看,平台就業主要集中於青年、低收入者和自由職業者。歐盟委員會將平台工作任務劃分為27類,各類工作的複雜性有較大差別。一般來說,線上服務型平台對勞動者素質要求較高,而從事現場服務(包括家政服務、外賣送餐和網約車服務等)的從業者技能水平較低。從收入情況看,平台從業者的平均收入要高於一般工作。大量平台從業者為兼職,賺取正常工資外的補貼收入,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是參與平台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同時,平台就業也遇到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表現為勞動者身份難以甄別、雇用關係不清、工作環境差、用工不規範、缺乏勞動合同和勞動權益保護以及國家稅收流失等。面對這些挑戰,各國在加強勞動立法、就業監管和勞動權益保護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紛紛出台措施規範平台經濟發展。
  
  總的來看,平台就業發展勢頭方興未艾,必將對未來的商業經營模式和就業市場帶來較大衝擊。面對這一新生事物,全球需要通力協作,在優化治理中形成共識,將平台就業納入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完善平台就業勞動者權益保障
  
  主持人:平台經濟在帶動就業的同時,也給相關勞動者權益保障帶來新挑戰,下一步如何推動平台用工更加規範發展?
  
  陳雲(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室主任):平台經濟在穩定和促進就業創業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讓全體勞動者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黨和政府一貫堅持的方針政策。
  
  如何讓平台經濟更加健康發展,維護好各類平台就業者的勞動保障權益,事關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事關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2021年,人社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從多方面加強平台就業者的勞動權益保障,取得良好效果和社會反響。但是,平台就業具有人員數量規模大、人員構成類型複雜、就業方式靈活、關係主體多元、勞動者權益訴求差異大等特徵,其勞動權益保障仍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需各方加強協同治理,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創新制度設置,優化政策運行環境和機制,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強化保障措施、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進平台經濟規範可持續發展,夯實勞動者就業和權益保障的基礎。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堅持數實融合,做大做強一批數字平台或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其創新、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和崗位。引導各類平台企業建立可持續的經營和盈利模式,提高平台發展層次,避免走“低勞動力成本”發展的老路,避免從“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掉入“低人力資本發展陷阱”,堅持以“高質量就業”促“高質量發展”的經營發展和人力資源策略。在推進平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平台就業者就業機會、職業生涯和保障能力的可持續。
  
  二是加強協同治理。要在包容審慎、規範促進的原則下,加強政府管理和行業規範,完善平台治理機制。平台企業要堅持科技向善的發展方向,樹立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自覺依法合規用工,積極履行用工責任,規範經營與管理行為,避免非經營性風險。發揮工會、行業協會等組織作用,促進行業及其從業者行為自律。發揮勞動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明確作為從業者在企業治理中的角色,行使民主參與權利。完善協商協調機制,在制定關於勞動報酬、勞動過程管理、勞動時間和強度等重要事項的制度規則和平台算法時,多聽取勞動者代表和工會組織的意見建議,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三是加強政策供給,增加政策系統性、包容性和可及性。加強頂層設計,適時修訂完善《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研究制定工資工時等有關勞動基準,確立勞動權益基本保護標準。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制度,切實落實靈活就業人員不受戶籍限制可在就業地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評估研究外賣、及時配送、同城貨運等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成效,適時完善有序推廣。引導支持不完全符合勞動關係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相應社會保險。擴大失業保險覆蓋範圍,研究探索將各類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其中。創新靈活的社保繳費方式,探索面向平台從業人員的社保代繳服務。
  
  四是進一步明確多元主體權責利關係。釐清各類新就業形態涉及的不同部門領域的法律和制度關係,明確各類勞動保障權益中各方關係主體權責利的邊界。對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或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的,平台企業要承擔勞動者權益保障的相應責任;對採取勞務派遣、外包等合作用工方式的,平台企業要與合作企業依法承擔各自用工責任。完善平台靈活就業人員用工規定,鼓勵企業創新管理方式和辦法,對於無法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盡快推行相關合同或協議範本,及時對工作時間、工傷認定、勞動爭議等作出約定。
  
  五是創新完善平台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機制,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創新監察監督手段方法,督促企業落實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推進治理拖欠勞動報酬、違法超時加班等突出問題。利用行政指導、發布典型司法案例指導等方式,引導相關責任方和主體切實落實法規政策要求。加快建設零工驛站、勞動者驛站等服務網點,完善城市綜合服務網絡,及時為平台勞動者提供政策咨詢、勞動糾紛矛盾調解、就業信息對接、工餘臨時休息等工作生活便利。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