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經濟日報》近日刊發吉蕾蕾題為《汛期亦需重視抗旱》的文章,全文如下:
洪水來勢汹汹,旱情亦不容小覷。盡管還在汛期,但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長江流域部分地區旱情快速發展,降雨和江河來水異常偏少,對農村飲水安全、大牲畜飲水和秋糧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部分灌區末端區域和“望天田”受旱嚴重。
8月以來,水利部門已調度長江流域控制性水庫群向中下游地區補水53億立方米,不僅抬高了長江中下游沙市、城陵磯等主要控制站的水位,也確保了旱區群衆飲水安全,保障了大牲畜飲水和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後一段時間,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降水來水仍可能繼續偏少,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旱情仍將持續發展。各地要時刻綳緊“抗大旱、抗長旱”這根弦,在科學調配水源的同時,更要精打細算用好水。
當前,長江流域水稻等秋糧作物正處於灌溉需水關鍵期。抗旱保供水,關系著秋糧能否豐收豐產,關系著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容不得半點疏忽。各級水利部門要密切關注旱情,抓細落實各項應對准備工作,堅持精准範圍、精准對象、精准措施,全力將旱情損失降到最低。
長江流域這次旱區涉及多個省份,範圍廣、影響大。水利部門要聯合旱區各省份根據水文氣象預報信息,結合水源工程供水狀況、農村供水和灌區供水需求,摸清農村供水和灌區受影響的具體範圍。對受到旱情影響的區域和工程逐個建立清單台賬,摸清旱區缺水狀況。要做好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工作,滾動預報降雨、來水、蓄水等情況,及時發布幹旱預警,及時啓動幹旱防禦應急響應。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要有計劃地提前增加長江流域上中游水庫群、洞庭湖和鄱陽湖水庫群蓄水,為抗旱儲備水源。
水源有了,如何把水調度到旱區也十分關鍵。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旱的“利器”,科學精准調度水利工程是抗旱的有效手段。水利部門要繼續調度三峽等水庫群,加大出庫流量,為長江中下游補水。還要統籌長江上游各水庫蓄水、下游引水以及用水需求,精准算好中下游各地流量、水位、水量,科學制定抗旱調度方案。
抗旱時期,水資源更是異常寶貴。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實施庫庫連通、庫廠連通等工程,提高當地水資源利用率。相關地區也要強化用水管理,抓住上游補水的有利時機,精准對接每一個灌區、每一個城鄉供水取水口,多引、多提、多調,保障人民群衆生產生活用水安全,滿足秋糧作物生長關鍵期灌溉用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