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蓄水池 ”非常重要!
德國等歐洲國家長期追求能源轉型和低油價,但是忽略了能源出口國的利益訴求,現在不得不承受能源短缺和高油價。在此次能源危機中,亞洲能源市場發揮著蓄水池的作用:
其一,歐洲市場的俄羅斯石油轉向亞洲市場。
俄烏衝突開始後,在還沒有進一步制裁的情況下,歐洲市場已經減少了大約每天60萬-80萬桶石油。第六輪制裁之前,歐洲每天進口大約320萬桶俄羅斯原油,現在僅有不到每天220萬桶,並在6月初降到每天180萬桶。俄羅斯是全球有剩餘產能並可能在中期內增產的幾個國家之一,而現在與疫情之前相比,俄羅斯總共已經減少了每天100萬桶原油產量。
俄羅斯的原油開採需要較高的水壓和水流等開發技術條件,即使亞洲的石油公司願意參與俄羅斯原油開採,仍然需要西方石油公司的開採技術。但是,西方石油公司與俄羅斯的切割意味著,從中期來看,俄羅斯將喪失更多石油出口能力,進一步的制裁只會加速這一進程。一旦俄羅斯產能下降則不可能在中短期內恢復。
維持市場平衡的方式是亞洲國家購買更多俄羅斯石油,以充當蓄水池來調節市場供需結構。當前每天100萬桶的俄羅斯原油被亞洲買家購買,特別是來自印度私有部門的買家。
但是,進一步的制裁可能會降低亞洲國家的購買能力,俄羅斯石油將最有可能流向東南亞市場,如馬來西亞的許多小公司正躍躍欲試。然而,如果沒有貿易公司和保險的航運,交易不是那麼容易達成。杜拜的俄羅斯石油公司正在幫助向亞洲銷售俄羅斯石油。即便如此,未來可能仍將有每日150萬桶俄羅斯原油失去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