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就能把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順利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完成“十三五”規劃。 |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2019年,中國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這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但我們有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經濟實力,完全能夠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如期實現
人民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文章表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越來越豐富。黨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礎上提出: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
回顧發展歷程,中國經濟總量在1986年突破1萬億元,1991年突破2萬億元,1995年突破6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06年突破20萬億元,2012年突破50萬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從經濟總量來看,2012—2018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0%。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1%,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雖然在今年初我們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就能把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順利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完成“十三五”規劃。
從居民人均收入來看,2010—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9.0%和11.0%,快於同期8.7%的經濟年均增速。2013—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1%,也快於同期經濟年均增速。由於近年來國民收入分配整體上更加向居民部門傾斜,在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情況下,必然能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上,2013—201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00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7%;2019年末,中國又有34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現行貧困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降至551萬人。2020年,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
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文章稱,隨著經濟持續增長,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比重不斷上升,已經從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約16%。2019年,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4萬億美元,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4個主要發達國家的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由於中國經濟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預計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將持續提升。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為30%左右。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有利於提高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推動構建更為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維護世界經濟大局穩定。
中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文章分析,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意味著中國國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高,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逐步發揮。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增長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內需已成為經濟發展主引擎。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8%,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和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不僅如此,中國國內市場規模仍有巨大增長潛力,市場吸引力也將持續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