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3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了前兩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情況。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進出口數據有所下降,但進出口值逐旬在提升,企業申報報關單量逐旬在遞增,進出境貨運量在增長。在疫情全球延燒的背景下,中國外貿所表現出的強勁韌性充分展現了中國在經濟治理領域的能力與優勢。
人民網發表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微文章稱,從外貿的區域分布來看,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外貿貢獻力上揚,不斷將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命運共同體”建設推向新高。
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思想,將中國的國家治理理念和發展紅利無私與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分享,努力打造休戚與共、榮辱相連的發展夥伴關係,受到了周邊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廣泛認可。這是當前中國與這些國家外貿格局逆勢上揚的根本原因。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與東盟進出口總值5941.1億元,同比增長2%,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期,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高出中國外貿增速11.4個百分點,在進出口總值中的占比首次超過30%。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深化拓展了中國外貿發展的空間,對穩定中國外貿基本盤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文章分析,從外貿主體來看,民營企業占比提升、活力更強,充分反映出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今年前兩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73萬億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41.9%,比去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表現出了更強的活力。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以及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浙江、天津重點外貿民營企業現已全部復工,廣東、江蘇、上海、山東、重慶復工率也超過70%,這些外貿大省、強省的企業加速開工,有助於中國外貿基本盤的穩定。
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為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商務部等相關主管部門在進一步減少社會資本市場准入限制、推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及清理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行為等多個領域綜合發力,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構建良性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從而為其在外貿整體形勢遇冷的情況下保持強勁活力創造了條件,助推民營企業成為中國外貿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的重要擔當。
從對外貿的管理和服務來看,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努力提升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政府治理水平。
商務部近期明確了簡化對外經貿管理程序、強化法律服務幫助企業降低風險、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積極應對境外貿易限制措施、用好自貿協定優惠政策等7項舉措。與此同時,地方層面也加快部署穩外貿舉措。比如,北京海關於2月發布《關於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幫扶企業復工複產有關措施的公告》,提出24項幫助企業復工複產的措施,包括7×24小時全天候綠色通道、簡化物資通關流程、延長繳稅期限,免除稅款擔保等。浙江省出台《關於進一步支持我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的若干意見》,從金融、財稅、信用保險、參展補助、法律援助、防疫物資進口、穩崗等方面對外貿企業提出了10項幫扶舉措。為了確保中歐班列高效通關,烏魯木齊海關出台十二項措施,壓減中歐班列申報成本,減輕外貿企業負擔。
`文章指出,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持續發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促進穩外貿工作,使得中國外貿和經濟形勢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但是,海外疫情蔓延給全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勢將導致全球經濟發展預期下調。因此從長遠看來,保持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更需要疫情控制後的內需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