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第十九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國有經濟70年與國有企業改革新階段”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等聯合主辦。會議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熱點進行了深入研討。
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與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指出,面對新時代、新挑戰、新要求,我們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制度;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加大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不斷增強國有企業內生活力;推動國有企業以更加開放融合的機制公平參與競爭。立足全局,從國家整體戰略出發,把國資國企改革放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去謀劃,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吉林省原省長洪虎從對職業經理人及其制度的認識出發,提出職業經理人員是指長期從事“企業經理”職業,具有社會公認的職業經理人才資質,享有全國統一的職業經理人才專業市場認定的“市場品牌”職業身份的企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制度是企業經理人轉變為職業經理人,企業經理人才逐步實現職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一項人力資源的社會治理制度。在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中可以普遍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國有獨資公司可以有選擇地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洪虎對如何完善職業經理人制度提出了具體的改革建議。他表示,大部分國有經濟的企業組織形式完成公司制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後,才具備普遍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條件。目前階段,除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外,在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中應先進行取消企業負責人實際存在的行政幹部身份的改革。取消了行政幹部身份的企業負責人,才是人才市場可以獨立配置的人力資源,才會形成“人才市場品牌”的職業身份。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國有企業改革應將企業和投資者根據不同性質重新進行分類,同時管好資本、放開企業,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明確優先順序。他提到,國有企業改革政策應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改革的具體方案,更好發揮國有資本穩定大局、支撐發展的作用。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逐步的成熟,將企業按照所有制性質嚴格區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越來越困難。純粹的單一所有者的企業越來越少了,混合所有成為常態。可以考慮按照企業規模、行業等屬性對企業進行分類,比如大型、中型、小型企業,或者某個行業,比如說電子行業。同時對投資者類型進行分類,比如中央國有資本投資者,地方國有資本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等。
國企高質量發展與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國有企業本身的發展肯定也要適應經濟階段的轉變,要追求高質量發展。對於國有企業來說,高質量發展可能的目標,就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世界一流企業是在重要的關鍵經濟領域或者行業中長期持續保持全球領先的市場競爭力、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並獲得全球業界一致性認可的企業。這需要國有企業在以下幾個方面更加努力:第一,高質量發展更加強調創新驅動。從世界500強企業的比較來看,雖然中國企業的研發強度和投入在近年來有了一個快速的提高,但總體來說還是處於比較低的狀態,從平均的1%提高到2.1%,在發展中國家中給我國處於第一位,但是總體來說作為企業的研發投入還遠遠不夠。第二,高質量發展更加強調全球化的經營。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的跨國指數低於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從這個指標來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經營水平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三,高質量發展必須更加強調企業社會責任。這個恰恰體現了共享發展、協調發展的要求。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結果可以看到,從企業社會責任得分來看,整個國有企業得分比較高,民企和外資企業相對比較低。但是這個指標並非不是直線上升的,國有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認為,國有企業是中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央企創新體系是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培育世界一流企業關鍵在於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黨的領導、幹部到位、系統整合、文化支撐是國有企業持續創新的模式。應該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國有企業的創新工作:第一是黨的領導。現代的創新過程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科研過程,其中包括制度變革、理論創造、文化建設,所以創新是一個比較綜合的過程。真正要把創新工作做好,黨的作用很重要。第二是弘揚企業家精神。國有企業領導人怎麼發揮企業家精神是很重要的問題。要明確對國有企業幹部的要求,讓他們更有擔當,更有建樹。第三就是系統整合。國有企業發展必須考慮整個企業管理系統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科研工作的任務。國有企業創新是一個綜合性過程,而不是一個單一過程。第四就是文化支撐。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有利於創新的內容很多,包括厚德載物的寬容精神,無為而治的自由精神等等,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涵的創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國有企業包含了很多好的傳統文化,要進一步發揚。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於金富認為,新時代開啟的新征程,是推進偉大事業的新征程,是實現宏偉藍圖的新征程,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是成就偉大夢想的新征程,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征程。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明確戰略定位、擔負歷史使命、不斷奮發進取,在新征程上再創新輝煌。一要始終在國家建設、國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中勇挑重擔,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力量。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人民生活改善發揮重要作用,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三要按照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率先實施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定做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力推動創新發展,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突擊隊作用。四要深入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拓展國際發展新空間,成為實施“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把握好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格局大趨勢,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國家隊作用,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標準、行業規範、經貿規則的制定,更好融入全球創新和產業分工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