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近期許多城市對樓市調控措施做了調整,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當地房地產市場也因之發生變化。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就有深圳、成都、上海、廣州、佛山等地相繼出台樓市“鬆綁”政策。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但會議並未提及房地產相關內容。
於是,有人開始猜想:樓市調控政策會不會就此打開“寬鬆”大門?但真實情況是,有城市在鬆綁,也有地方在加碼調控:“鬆”的多是熱點城市和區域,“緊”的卻是樓市相對較冷的黑龍江等地。
證券時報發表記者吳家明文章分析,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黑龍江提出嚴查購地資金等多項措施,幾乎都是針對開發商,或是為防範無效供應,防範更多的“鶴崗”(樓市白菜價)事件出現,並提前做好應對。因為嚴查購地資金、項目資本金制度、嚴格預售監管等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範爛尾項目,以及“跑路”給金融機構造成的風險。前述“鬆綁”政策則多數是在公積金、稅收、購房資格認定及人才購房等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放寬。
由此可見,因城施策的房地產政策並未改變,目標仍是保持市場穩定。而在各種樓市政策“鬆綁”後,一些回暖的跡象也值得注意。比如,佛山的房地產市場近期熱度明顯提升,成交量明顯上升的動力被認為來自佛山最新推出的人才住房新政;深圳二手房市場的豪宅認定標準調整後,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增加,部分區域的房價上漲和業主“反價”現象明顯;深汕合作區的樓市“解凍”之後,當地可售住宅項目接連入市,引起各地投資客的關注和追捧。
文章指出,近期不少地區的調控方向是邊際鬆綁,但鬆綁群體有限,預計對當地市場的大趨勢影響有限。整體來看,全國樓市政策不僅因城市施策,還逐漸開始雙向調控。“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大基調還是不會變。調整本是樓市調控的應有之義。在這個原則下,房地產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就要看當地房地產市場實際出現什麼問題,過熱就要收緊,過冷則需放鬆,市場如若平穩則政策也需保持穩定。只是,地方若調整房地產政策,仍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否則將造成市場大幅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