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活力十足的公司將爭先恐後地提供資源效率更高的,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團隊也將為這一進程作出貢獻。
其次,中國將繼續通過減稅、減少針對小企業的繁文縟節、提高最低工資、改善社會保障、醫療和教育等措施,在社會包容和穩定方面取得進展。為此,中央政府一直在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將它們轉變為相互競爭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
與此同時,一些城市——例如大灣區的那些城市——對房地產投機實行了嚴格的限制,以抑制不斷上漲的房價,同時擴大向低收入家庭和年輕畢業生提供保障房的範圍。這種包容性的住房政策,加上大多數城市居民實際收入的增加,不僅促進了社會穩定,而且有助於應對日益加劇的收入和財富不平等。
最後,中國將繼續加大力度創建綠色城市。這意味著減少空氣和水污染,包括通過建設創新的垂直森林,同時實施和擴大城市脫碳計劃。
當然,對於所有的城市和城市群來說,情況并不一樣。對於大灣區來說,香港的發展尤為重要。這座城市在全球知識經濟中已經擁有強大的優勢。
但是香港經濟正在迅速發生變化,包括數字化。因此,需要對香港的作用進行大膽和前瞻性的重新評估,以便更有效地支持香港和內地的長期發展目標。
具體而言,香港無論是在物理空間還是市場方面都面臨著短期瓶頸,這些都需要運用一些手段去克服,例如將香港的(軟硬)基礎設施與中國內地的基礎設施相聯系。
幸運的是,大灣區已經被證明擅長消除公共服務“最後一英里”所面臨的瓶頸。
倡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并非像一些西方人所認為的那樣關乎世界主導地位。畢竟,市場競爭、創新和創業并不一定是零和游戲。相反,中國提出了一種支撑全球和平與繁榮的包容性、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願景。其領導人正在竭盡全力將這一設想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