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疫苗研製,前提是程序不減少,標準不降低。在新冠疫苗實際的研發過程中,標準甚至還會比以往高。”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品牌與公共關係總監劉沛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之所以快,是因為研發過程把很多的以往串聯的事改成了並聯,例如,以往的動物試驗先做小鼠再做大鼠,再到兔子、猴子,在小動物上獲得一些確定的數據,實驗能夠減少一些可能性,再在大動物上做。現在算人民健康賬,要和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搶時間,就要同時把好幾種可能性、不同的劑型劑量、不同的免疫程序等,同時在所有動物上同時驗證,這對於企業來說會增大投入,但能實現標準不降低的前提下,提升研製速度。
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研製不僅擁有“閃電戰”的速度,而且驗證過程也步步扎實。盧姗介紹,疫苗研發專班建立了日報制度,記錄顯示,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全球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在安全性評價方面,對大鼠、豚鼠、食蟹猴等動物開展了急毒、長毒、過敏反應等試驗。在疫苗的有效性評價方面,該疫苗對小鼠、豚鼠、食蟹猴3種動物開展了免疫原性試驗,注射疫苗不攻毒,以觀察疫苗的免疫原性,對小鼠、雪貂、恒河猴開展了攻毒試驗,驗證疫苗的免疫效果。
得益於嚴謹的疫苗研發進程,我國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均有良好表現。5月22日,《柳葉刀》在線刊登陳薇院士團隊Ⅰ期臨床試驗結果,108名受試者接種疫苗後均產生了特異性抗體或細胞免疫反應,臨床試驗證實該疫苗在健康成年人中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這是世界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
6月14日,科興中維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Ⅰ/Ⅱ期臨床研究揭盲,初步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報道顯示,Ⅰ/Ⅱ期臨床研究受試者共743人已全部完成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全程免疫14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均超過90%。
6月16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揭盲,截至目前,Ⅰ/Ⅱ期臨床研究受試者共1120人,已全部完成2針次接種。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接種兩劑(28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
在疫苗審評審批的關鍵環節,按照常規流程,臨床研究者要向國家藥監部門提出申請,提交一系列藥效試驗、動物試驗等數據和資料,經核發批件後方可進行臨床試驗。臨床樣品必須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定合格。“在目前的聯防聯控機制下,相關部門的審評審批和生產環節聯動推進。”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評審部門嚴格審批程序,開展了早期介入工作,進入研發、試驗的各個環節,給予建議和指導。例如,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技術標準部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審評中心等實時跟進,同步指導和提供技術支持,確保科研數據符合標準。
“對於申報資料準備充分,通過立項科學性和可行性評議的疫苗申請,可提請特別專家組進行評估和審核是否可納入特別審批程序。”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首席審評員王濤表示,對新冠候選疫苗的審評審批,必須做到既爭分奪秒,又尊重科學、不降低標準,保證臨床前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項目一個不少,充分保護受試者安全。
中國的新冠疫苗需經過嚴謹科學檢驗,方可進入臨床試驗,這體現了對人民健康負責任的大國擔當與能力。
造福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國際合作 奏出最美“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