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佳龍不管民進黨提名節奏,今天再度推出文化政策。(取自林佳龍臉書) |
中評社台北7月4日電(記者 黃筱筠)有關陳建仁可能參選台北市長,也可能布局新北市長,以及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萌生退意不想選台北市長等流言不斷。力爭台北市長提名的“正國會”龍頭林佳龍今天再度推出首都願景政策,今天鎖定“文化願景”,再度提出六大文化願景,並希望市政府每年多增加1%預算,約新台幣17億元投入文化,盼帶動台北新文化生活運動。林對於黨內提名程序以及時間似乎不管,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對於林佳龍今天在臉書上再度發表首都文化政策,底下留言正面、負面都有。正面留言直接稱呼台北市長好,但有網友則批評說,台中也可以這樣治理,怎麼不從跌倒的地方爬起。林的其他篇臉書,對於林爭取參選台北市長也一樣正負面留言都有,負面留言多是要求他要團結,這樣作法跟民進黨越走越遠。
林佳龍今天提出首都願景的12門課“文化治理篇”, 提及“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應該無所不在,也已經無所不在。首都發展若少了蓬勃的文化力,城市的自我與靈魂必然不完整。不管是庶民文化、流行文化,還是精緻藝術,皆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首都文化發展,某個程度上是台灣縮影,也是台灣指標,而如何讓文化內涵、文化空間、文化產業立體成形,為城市注入文化養分,政府應該時而積極協助,時而旁觀,才能讓文化的樣態自然發展,做個有文化的政府。
林佳龍說,當文學、電影、音樂、表演、視覺策展,成為市民的日常話題,那會是首都美好的生活場景,也自然會提升城市的集體素養,要達到這樣的樣貌,文化要能與生活緊密結合。因此,城市文化治理不侷限在現有文化局的行政分工上,而是在施政上強調文化領政。
林佳龍說,以台北市預算一年約1700億來算,假如多提撥1%的預算用於文化上,每年首都可增加17億的預算。然而,若要以文化作為城市治理的主體,形塑城市性格的元素,發展對外行銷的文化品牌,每年增加17億元的預算,也是杯水車薪。因此,唯有提高全體行政部門的文化觀念及預算,才能逐漸達成文化治理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