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道路選擇是海峽兩岸的重大命題
http://www.crntt.hk   2021-09-24 00:17:25
兩岸唯有統一,沒有他選。
  中評社╱題:道路選擇是海峽兩岸的重大命題 作者:王海良(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要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他還宣示說,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我們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是,第一,如何看待兩岸面臨的道路選擇、認識包含兩岸歷史性共識在內的兩岸共構?第二,如果民進黨願意回頭,大陸如何對待?第三,如果爲形勢所迫不得不採取行動,大陸該如何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以此展現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第四,如何評估大陸採取非和平方式打擊“台獨”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諸多相關問題?

  一、道路選擇需建構新思考框架

  (一)思考道路的新框架

  道路選擇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回答這樣的命題,須有宏觀思考和創新思維,要建構起新思考框架。應當看到,中華民族正處在一個新歷史方位,努力實現包括祖國完全統一在內的民族偉大復興,既是歷史任務,也是重大命題。民族大義、國際大局、發展大勢都是這一命題的要素。所以,看統一問題,應廓清大視野、捕捉大轉機、把握大趨勢。還要在這“三大”中,打破兩個迷思,一是台灣自身的迷思,二是台灣對美國的迷思。

  (二)超越台海的大視野

  大視野,也是大格局。跳脫台灣和台海看台灣問題,你會發現,問題不是那麼簡單,不限於統與獨、戰與和之爭,也不止是中美博弈。實際上,台灣真的是在世界的多個交疊的夾縫中求生存。除了處在中美兩強間,台灣還夾在東西競賽中間、南北擠壓中間、亞歐角力中間、思想文化衝突之中,無所適從、迷失方向、喪失自我、日益困頓,全然失去了“小確幸”。可以說,這正是經濟發展徘徊和“新南向”失敗的原因,也是吞下美豬核食、疫苗短缺、交保護費的根源。

  不錯,美國及其盟友在極力扶持台灣,讓台灣社會多少還有些信心與安全感。不過,這一杆盟友除了跟著美國空喊政治口號、鼓吹民主自由人權,什麼都無法提供,經濟上祇有等價交換,軍事上絕不輕舉妄動,美國再也不能呼風喚雨。而美國在經濟上祇會盤剝台灣,軍事上也是以經濟獲利而提供幫助的,但這種幫助與美國大兵生命無緣,別指望美國出兵保衛台灣島。美國爲台灣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維護自己的戰略利益和公共形象,而不是出於必須用生命來保護的核心利益。所以,你根本看不到美國及其盟友誓死保護台灣的動力、能力和條件,祇會看到台灣前途命運遭遇嚴峻考驗。

  (三)出現了中美大轉機

  大轉機,也是大轉折。轉機也好,轉折也罷,都沒有一個孤立事件作爲其標誌,而是一系列事件的邏輯鏈構成的。2018年以來,我們經歷和見證了美國對華發起的一系列攻擊,從貿易戰、科技戰到香港之亂;從疫情甩鍋到新冠溯源;從台海危機到新疆制裁,無不旨在抹黑中國共產黨、顛覆中國政府、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主權、阻擋中國發展,結果都遭到了慘敗或重挫。美方因恐慌而主動進攻,中方爲自衛而被迫反擊,後發制人反敗爲勝。至此,美方已是黔驢技窮、一籌莫展、心急如焚,這才上演了天津會談的戲劇性一幕:中方採用平視外交,主動出擊,要求美方接受兩個整改清單、遵守三條底線;美方老生常談,空手而歸,氣焰大滅。不誇張地說,中美關係風向已變,美方喪失了主動調整戰略、穩定台海的機會,輪到中方立規,美方跟隨了。

  (四)逐漸清楚的大趨勢

  大趨勢,也是大方向。一是兩岸陷入了兩條道路的鬥爭,一條道路是兩岸共構、和平統一,另一條道路是“台獨”分裂、走向戰爭。兩岸共構包含有兩岸歷史性共識在內的歷史性共構、兩岸融合發展爲主的現實性共構、兩岸人民心靈契合的精神性共構、兩岸完全統一的永久性共構。其中蘊含了台灣的談判空間、前途命運、根本利益及長治久安。

  二是兩岸之爭是大多數人與少數人的鬥爭,全體大陸人民加上台灣支持統一的民眾,是中國絕大多數人,這足以代表支持統一的民意。在世界範圍,絕大多數人也是支持中國的統一事業的。

  三是實力的消長,主要是中美實力的改變。美國半數以上的人對前途悲觀,75%以上的人對美國制度失望,美國有朝戰、越戰、阿富汗失敗陰影,不敢碰克里米亞、伊朗、朝鮮,它如果敢碰中國這塊硬骨頭,在台海打一場大戰,結局可想而知。

  (五)無法迴避的大抉擇

  今天,台灣面對這樣一個無法迴避的大抉擇,這就是大思考與“小懲戒”之選。大思考就是徹底想清楚生死存亡問題,重返原點,回到正途,與大陸相向而行。“小懲戒”就是採取多種形式的綜合懲戒,而不是大陸以統一爲目標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但可能起到武統的部分作用。大思考就是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前途光明。“小懲戒”不會致命,但可能致殘,尤其對“台獨”勢力而言。一百年太久,祇爭朝夕;起步於當下,不再彷徨。

  二、兩岸共構是最現實的選擇

  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包括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共創也是共構、共創過程也是共構過程、共創未來也是共構前程。回顧總結解決台灣問題和追求祖國統一的歷史與現實,我們完全可以說,海峽兩岸共同創造歷史、共同打造現實、共同塑造未來,無論有多大矛盾和衝突、多少困難與障礙、多嚴重危機與動盪,這一無法割斷的關係始終存在和持續,不以少數人的意志爲轉移。所有這些都可以概括爲兩岸共構。兩岸共構是由兩岸命運共同體決定的,也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表現方式與基本趨向。兩岸共構是歷史的選擇,既符合歷史規律,又昭示發展方向。

  (一)牢固的兩岸歷史性共構

  1.兩岸歷史性連接

  兩岸共構是本體中國的邏輯延伸,是對兩岸中國人共同命運的共同認知和公正評價,體現了對等與尊嚴。在這裏,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大陸人民與台灣民眾,儘管相互之間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卻都是中國歷史變遷過程的一部分,是兩岸共構的前天和昨天。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兩岸共構的基礎是兩岸的連接,首先是歷史性連接。沒有任何人能否認兩岸長達數百年的歷史性連接,哪怕是台灣被迫割讓給日本並受日本50年殖民統治期間,這一連接也未曾中斷。那些心懷分裂夢想的人錯誤地認爲,台灣從被割讓到被國民黨政府統治甚至淪落爲“亞細亞孤兒”,是台灣本土意識產生的緣由。然而,即便如此,也還是無法割斷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性連接,因爲悲情是情緒,而連接是事實,悲情可以加重或緩解,但事實卻不可改變。

  2.兩岸歷史性互動

  所有發生在海峽兩岸的歷史性事件都具有歷史性互動的性質。客觀地看,1949年以前的兩岸歷史性互動,與1949年以後的兩岸歷史性互動是有區別的,至少有著社會性互動與政治性互動的區別,原因在於,在大陸戰敗的國民黨統治集團逃到台灣,盤踞寶島,抗拒解放。這一事件造成了兩岸隔海分治,炮聲時有所聞、民間不相往來、家人音信全無。即使如此,雙方朝戰相見、國共海島之爭、民間繞道通信,都是兩岸互動的形式。

  其後的歷史性互動就更令人記憶猶新了,從金門炮戰到老兵探親、從台商西進到陸客入島、從九六台海危機到實現兩岸三通,無不是兩岸歷史性互動。在這些事件裏面,“兩岸有意義的對話”還少嗎?從汪辜會談到兩會來往、從澳門模式到簽訂諸多協議、從破冰之旅到獅城習馬會,兩岸何止進行過有意義的對話?事實是兩岸開展了廣泛的交流、加深了實質性合作、實現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互動的歷史事實比比皆是,關鍵在於如何對待歷史事實。承認還是否認這些歷史事實,取決於當事主體的歷史觀,而歷史觀往往決定政治立場、思想傾向、發展方向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