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假日經濟“大餐”仍有深耕空間
http://www.crntt.hk   2019-10-12 08:45:48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各地文旅及消費市場依然一片火熱。據報道,國慶七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達1.52萬億元,同比增8.5%。與此同時,國慶檔電影票房突破50億元,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一部電影的票房就突破2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票房收入創歷史紀錄,並實現翻倍式增長。

  羊城晚報發表首席評論員閱盡文章表示,儘管每逢黃金周時,總有人抱怨“景區人擠人”“高速路變停車場”,但出游的熱潮依然勢不可擋。在這個黃金周裡,僅廣東一省就接待遊客5507.7萬人次,收入達464.9億元。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黃金周旅遊市場多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巧合的是,今年正好是黃金周假期制度實施整20周年。1999年9月18日,中國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增加公眾法定休假日,“黃金周”假期的概念也由此進入公眾視線。

  20年來,伴隨著黃金周假期及假日經濟的不斷發展,國人的旅遊消費觀念和行為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初期的一窩蜂式盲目湧向景區“觀景看熱鬧”,到理性安排假期出游,科學選擇出游路線;從簡單的跟團“景區拍照,酒店睡覺”再到個人自由行、深度游、自駕游等,彰顯的不只是國人出游方式的多元化,更是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持續的假日出游熱潮中,假日經濟也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購物、餐飲等傳統消費火爆異常,文化、體育、夜間經濟等新興消費亦亮點紛呈。遊客獲得了豐富體驗,商家賺得盆滿鉢滿,可謂皆大歡喜,雙方都得到實在的“獲得感”。

  文章指出,如此評價並非說我們的假日經濟已大功告成,只需按部就班發展即可。君不見在大力發展假日經濟的幌子下,一些地方的景區過度商業化,片面追求“門票經濟”,既破壞了景區的文化內涵,也令遊客大倒胃口。有的地方則陷入假日經濟的誤區,不切實際大搞人造景觀,結果不倫不類,甚而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顯然,與國人旺盛的假日消費需求相比,當下有些地方的“假日供給”仍處在發育期,尚有諸多不足需完善。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強烈。此次國慶檔電影票房大豐收,吸引大量多年不進影院的人就是縮影。或可預期,未來體現個性與多元化文化旅遊消費勢必成為新熱點。而且,權利意識覺醒與享受生活理念的風行,讓人們對假日消費的品質亦提出更高要求,忽視顧客體驗的假日經濟必將遭到唾棄。

  總之,休閑時光裡的假日經濟大餐,不僅要更豐富多彩,更要高品質,如何令消費升級並拓展發展空間,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仍然大有文章可做。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