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周文星就中美關係及台海問題等有關議題分享自己的見解(中評社 段曉魯攝) |
中評社記者:在各種場合中,我們總能聽到中國領導人不斷地重申“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做國際秩序維護者”的立場,但即便如此,美國仍然把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您認為導致美國對華存在認知偏差或戰略誤判的根源是什麼?
周文星:美國的外交政策雖然有理想主義的一面,但本質上仍是現實主義的。根據現實主義邏輯,無論對方採取何種政策或理念,美國都會假定對方的意圖是不確定的。從2003年提出“和平崛起”到之後調整為“和平發展”,中國一再表態不謀求霸權,也沒有改變國際秩序的意圖,但美國始終不認可。
美國對華政策的出發點是認為中國和美國沒有區別,即中國最終會成為一個霸權國家,取代美國,並且行為會與美國相似。美國並不考慮中國的戰略文化、意識形態或歷史傳統。儘管中國過去幾千年來一直秉持“以和為貴”的理念,但美國認為,當一個國家變得強大時,其行為必然會發生變化。美國認為,當中國的實力還不夠強大時,行為可能較為克制;但一旦崛起,行為就可能不受控制。因此,美國選擇在中國行為“失控”之前加以遏制。這種現實主義邏輯驅動了美國的對華政策,儘管其表面上也有理想主義的一面,例如希望通過推廣自由價值觀和人權來影響中國,但其手段和方法卻始終是現實主義的。
中評社記者:您剛才也提到關於中美兩國和平共存的問題,您覺得台海問題是否會成為導致未來兩國走向正面衝突的最大風險因素?
周文星:台海問題目前確實是中美關係中最可能爆發衝突的潛在風險點,但其迫切性相對較低。尤其是經歷了陳水扁時期的緊張局勢後,我認為目前台海問題導致中美兩國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較小。
這一判斷基於幾個條件。首先,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不會貿然踩踏現有的紅線,例如採取一些行動進而觸發《反分裂國家法》中規定的“造成台灣從中國分別出去的事實”或“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賴清德明白大陸的態度,不大會做出宣布“法理台獨”等冒險的決定。同時,美國也不會愚蠢到與台灣當局正式“建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