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解讀:艦載直升機製造有多難
http://www.crntt.hk   2021-11-12 10:07:44
   
  但遇到體型龐大的大家夥,“魚叉”會顯得力不從心。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英德爾技術公司研製出“熊阱”系統。這套系統可依靠艦上人員的輔助操作,將大中型直升機“捕捉”到固定的“陷阱”中,實現精准降落。

  搭載“熊阱”系統的艦艇,更適合使用固定和牽引裝置來移動直升機。這套系統工作效率遠高於“魚叉”,因此被應用於隨航母編隊出征的驅逐艦上。

  得益於卡式直升機同軸反轉旋翼的抗側風性能,在直升機著艦前,只需在飛行甲板上鋪設一張長和寬各5米,由棕櫚繩編織而成的防滑網,讓直升機機輪陷入防滑網中不易擺脫,就能有效規避側滑問題。

  降得穩更要站得住。完成著艦後,艦載直升機一般需要在機身前後左右4個位置,選擇承受力較大的結構件作為系留點,用系留索進行固定。

  浩瀚大洋,風高浪急。遇到惡劣天氣,輔助降落系統和系留系統也存在“脫手”的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研人員專門設計了保險裝置。“海鷹”艦載直升機除了安裝助降系統,還配有一套特殊的浮水結構,緊急情況下可以降落在水面上,被飛行員形象地稱為“直升機的救生圈”。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作者:劉任豐、任劍翔、陳 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