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甘肅簡牘博物館展現生生不息中華文脈
http://www.crntt.hk   2024-07-22 10:48:04
 
  “哀憐賜記,恩澤誠深厚,得聞南方邑中起居,心中歡喜”。大漠中的居延邊塞,一名戍卒收到書信,得知家中起居平安,心甚歡喜。

  “卒池候食三石二鬥二升少”。日日戍防,一個名為“池候”的戍卒每月吃糧量被認真記錄。

  “甲渠候官行者走日時在檢中”。邊塞郵路上,一群漢代“快遞員”辛勞奔走,保證信件準時送達。

  “弟幼弱不勝,願乞骸(注:簡牘原文為胲)骨,歸養父病”。一封乞歸信,人們仿佛看到戍邊兄長正焦急地懇請上級准許其歸家照顧病父……

  “甘肅簡牘博物館所藏簡牘內容豐富、文化厚重,是記錄西北邊塞生活的‘百科全書’。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河西邊塞,無論是屯戍勞作、候望烽火,還是往來書信、衣食住行……漢簡中都有所體現。”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介紹。

  西漢在河西走廊修築了綿延千里的塞垣,屯戍結合,大批人員遷徙至邊塞。居延地區處於沙漠和戈壁之間,古時有“弱水流沙”之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王維在《使至塞上》中描繪的蒼茫壯麗,正是發生於這片大地。

  歷史總是藏著無數動人的細節。20世紀70年代,兩萬多枚居延新簡的發現,讓人們拿到了打開歷史的一把新鑰匙。

  “作為塞防體系,居延地區有大量往來人員。因此,居延漢簡不僅有反映家國情懷的宏大敘事,也有屬於普通戍卒百姓的人間煙火。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仍然能感受來自2000多年前的柔情和溫暖。”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肖從禮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