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2024選後政治社會民意演變及影響
http://www.crntt.hk   2024-04-06 00:26:17
 
  (三)國民黨“中央”與“地方”相脫離

  國民黨是此次選舉的“輸家”。侯友宜僅拿到33.49%的選票,在藍營并未分裂的情況下,是史上最低票,相比於2020年韓國瑜的38.61%,出現了約5%的萎縮。同時,在“不分區立委”選舉中,國民黨與民進黨雖然席次相同,但在投票率上的差距從2020年的0.62%增加到了1.58%。唯一有突出進展的是在具有地方選舉屬性的“區域立委”中拿下39席。由此,國民黨呈現出“中央”與“地方”相脫離的趨勢。

  在近6年的大型選舉中,國民黨呈現出在地方選舉穩定獲勝、在“中央選舉”卻頻頻折戟的詭異情況。這主要源自國民黨當前“中央弱地方強”的實力格局和不同的選舉邏輯。從選舉實力來看,國民黨“中央”持續陷入資源短缺的困窘局面。在沒有資源供給的情況下,不僅難以對地方形成約束,甚至還需要地方的救濟。從選舉邏輯來看,全台層面的選舉更強調議題操控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而國民黨近三次“總統”選舉候選人中,朱立倫和侯友宜缺乏議題操控能力,沒能整合全黨資源。而地方選舉則更看重地方服務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前者通過候選人的勤跑基層可以彌補,後者則需要長期的利益乃至人際關係的經營。因此,有著數十年在地經營經驗的國民黨地方派系具有絕對優勢。從此次選舉中就能看出,花蓮傅昆萁、台中顔寬恒、彰化謝衣風、雲林丁學忠等地方派系人士都順利當選。

  (四)第三勢力作為獨立力量正式崛起

  在台灣藍綠分野的政治格局中,第三勢力作為區別於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其他政治力量一直存在,但是從島內政治實踐看,第三勢力大多“來去匆匆”,難以改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政治宿命①。這主要是因為在台灣的選舉結構中,“非藍非綠”的中間選民也需要有自己利益的代言人,但由於缺乏能夠凝聚中間選民民意的政黨,第三勢力一直沒有能夠成為獨立力量。

  此次作為第三勢力代表的是2019年成立的台灣民衆黨,該黨以原台北市長柯文哲為中心,先後參與過2020“二合一”選舉和2022“九合一”選舉,分別獲得了11.22%和25.14%的支持,擁有5席“立委”、2席縣市長、14席縣市議員、9席鄉鎮市民代表、1席村長和1席里長,是台灣地區的第三大黨。在此次選舉中,台灣民衆黨作為唯一參與“總統”競選的第三勢力,獲得了369萬票的支持,此外得到了22.07%的政黨票,獲得了8席“不分區立委”席次。雖然從結果來看,民衆黨贏得8席“立委”不過是實現了第三勢力的整合,但更重要的意義則在於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的崛起。在此之前雖然也有新黨、親民黨、“台聯黨”、“時代力量”等獲得過不錯的成績,但他們都無一例外在“藍綠”之間有明確的傾向,通常是在國民黨或民進黨禮讓或受挫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并未打破藍綠分野的基本格局。而民衆黨代表的則是超越藍綠的中間力量,在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共同夾殺中成為台灣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二、“二合一”選舉體現台灣社會民意的變化

  政治選擇是社會民意的反映,2024年的“總統”選舉是1996年台灣地區開放“總統”直選以來第八次“總統”選舉,同“立委”選舉一起成為觀察台灣社會民意變化最重要的參考。而事實上,從今年的選舉來看,無論是選舉過程還是選舉結果,都展現出了不同以往的新特點,反映了台灣社會民意的全新變化。

  (一)重經濟發展而非兩岸關係的議題偏好

  不同於地方層面的選舉,全台層次的選舉通常更關注台灣整體的政治經濟路綫選擇。由於當前兩岸尚未統一的特殊狀態,關係台灣地區前途命運的政治選擇是每一位“總統”候選人都必須要回答的問題。這一問題既包括“統與獨”的方向選擇,也包括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的政策傾向。由此形成了台灣政治“統獨”有別、藍綠分野的政治光譜。從歷次台灣地區的“總統”選舉來看,兩岸問題不僅僅成為選戰攻防的核心,也常常成為決定選舉走向乃至結果的關鍵。

  然而在2024的選舉中,卻呈現出候選人大談兩岸議題而選民紛紛無感的奇怪場景。在台面上,無論是民進黨賴清德所提“和平保台”,還是國民黨侯友宜提出開展兩岸協商,亦或是民衆黨柯文哲提出恢復服貿談判等都是在兩岸議題上著力。但從選民反應來看,關於本次選舉最關注的議題,74.3%的受訪者認為是經濟、42.2%認為是“內政”,僅有39.5%認為是兩岸。②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轉變,與台灣民衆近年來的政治態度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一方面,台灣民衆不認為投票可以改變台灣或自身的前途命運。長期以來被不同政黨所哄騙,無論是民進黨的空頭支票,還是國民黨的脫離實際,都讓台灣民衆逐漸意識到選舉并不能够維護自身利益。“台灣民主化這條路走了30多年,已纍積出一批可觀的‘民主懷疑論選民’。”③另一方面,艱難困頓的社會生活環境使台灣民衆無暇顧及“兩岸關係”等宏大命題。在民進黨執政之下,台灣經濟發展依然停滯不前。台灣2023年GDP成長率僅為1.4%,是14年來的新低。④反映到社會生活中則是民衆生活成本的急劇上升和薪資的停滯不前。自2016年5月蔡英文上任以來,台灣地區的物價指數年年上升,八年間已經上漲了11.97%。⑤但與此同時,台灣民衆的薪資卻增長緩慢,過去8年台灣民衆實際工資年均增長率僅為0.64%,最近兩年更是連續下降。⑥年輕人生活境況尤為困難,台灣“勞動部”2022年的一項調查發現,青年勞工現職工作平均薪資3.4萬元(新台幣,下同),遠低於全台灣4.1萬元的平均薪資,2成3的青年勞工打算到海外工作,因為“薪資及福利不符期望”。⑦

  (二)重政黨認同而非個人評價的投票選擇

  選黨還是選人是影響選民投票最重要的兩大因素。一般而言,政黨因為存在時間更久,選民對其的認知也更為穩定,每個政黨都有其較為固定的支持者,即所謂的“基本盤”,他們通常不因候選人的變化而改變投票取向。但同時,候選人個人特質也會產生不同影響,或是極具個人魅力而吸引跨黨派選民的支持,或是極被厭煩而被本黨支持者所拋棄。在過去的兩次“總統”選舉中,台灣選民都主要以候選人特質來決定投票取向。2016年和2020年的國民黨支持者都有因不喜歡朱立倫或韓國瑜而選擇不投票,而蔡英文則因為個人魅力和議題操作獲得了遠超民進黨基本盤的選民支持。以至於在2018和2022的地方選舉中,政黨認同的作用都出現了顯著下降。⑧

  然而在此次選舉中,政黨的號召力重新回歸。選前民調顯示,藍綠白三方候選人分別獲得了本方政黨支持者中92.3%、94.9%和92.7%的支持。⑨三位候選人除了民衆黨是“一人黨”之外,其他兩黨都是幾經博弈後推出的候選人。二者的共同點都是因為個人形象無法拓展選票,個人支持度小於政黨支持度。民進黨方面,賴清德因為政治傾向和出自新潮流系,與包括英派在內的其他派系存在較大矛盾,理論上得不到全黨的支持。但由於民進黨一致對外的政治文化,也推動著民進黨支持者選黨不選人,全力支持賴清德。而國民黨方面則是另一種邏輯:侯友宜確定參選後一直不溫不火,不僅長期被柯文哲壓制位居第三,還因為自身“不粘鍋”的性格得不到全黨的支持。但是,隨著郭台銘的堅持參選和柯文哲以民調壓人反而激起了國民黨選民的不滿情緒,後在馬英九、韓國瑜等相繼表態支持之後終於逐漸團結起來,忽視掉侯友宜個人能力的欠缺,衹是堅定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由此,在藍綠選民雙雙歸隊的情況下,此次選舉形成了“藍綠對決”的局面。從最終選舉結果來看,賴清德與侯友宜分別得到40.05%和33.49%的選票,可以被看作是雙方基本盤的直接比拼,也反映了台灣社會經過民進黨兩次16年執政之後,在“綠長藍消”的趨勢下民進黨在全台灣的基本盤已經超過了國民黨。

  (三)反民進黨也不支持國民黨的民意傾向

  由於民進黨八年執政中經濟停滯、弊案頻發、貪腐橫行、忽視民意,反對民進黨成為台灣地區的主流民意。約50%的受訪者不滿意蔡英文執政表現,與之相關的是約60%的受訪者認為台灣經濟不好。⑩因此,有59.6%的受訪者表態支持政黨輪替。⑪網絡大數據分析了2020-2023年民進黨執政期間發生的民怨最大的10起爭議事件,其中4起是關於食品安全、醫藥衛生、生活保障等民生議題,3起是貪腐弊案,2起是權力傲慢。⑫由此可見,反對民進黨的民意并非出於意識形態的對立,而在於民衆能够切身感受的民生和建設等領域民進黨執政不力,傷害了民衆的利益。這是賴清德支持率遲遲難以突破的重要原因,不是僅僅通過操弄“統獨議題”、製造“芒果乾”就能緩和的。

  然而,這一反對民進黨的主流民意并沒有讓侯友宜獲勝、讓國民黨“立委”席次過半。國民黨的支持者也主要是其“基本盤”,同樣也沒能得到中間選民的支持。民調顯示,受訪者對國民黨的“反感度”高達43.3%,⑬對候選人侯康配的討厭度達42.6%⑭。這主要是因為,國民黨一方面還沒能改變僵化老舊的政黨形象。另一方面,在選舉方式和政策擬定上與選民還有不小距離。特別是對於“Z世代”的青年群體,國民黨在競選文宣上還不注重網絡傳播的耕耘,還不能够與青年群體進行有效溝通。

  這樣一種既反對民進黨又不支持國民黨的民意實際上成為了台灣民衆黨的支持基礎。民衆黨的支持者呈現三大特性:20-29歲,大學學歷以上,無明顯地域特徵。除此之外,民衆黨還呈現出年齡越低支持度越高、學歷越高支持度越高的特點。還原到現實當中可以認為,民衆黨的支持者主要是分散在全台各地擁有較高學歷的年輕人。這類群體不同於以往認知中的“理性”“客觀”的中間選民:“分散各地”意味著不會以因地域而形成的在地服務或人情關係為投票考慮,“高學歷”意味著有著較高的認知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而“年輕”則意味著喜好接收新鮮事物、討厭被約束以及沒有固定的意識形態。因此,這類群體可能會受情緒影響而投票,但也會更看重具體的政策方案;討厭藍綠,但也不會成為某一政黨的固定支持者。隨著年輕人的增多,這類群體數量會逐漸增長,成為各政黨都難以忽視的政治力量。

  三、“二合一”選後台灣政治社會民意演變的影響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⑮台灣地區2024年“二合一”選舉是在中美戰略博弈持續加深、台海局勢風高浪急的背景下進行的。無論參選的政治人物和台灣民衆感知如何,這都是影響台灣前途命運的重大事件。正如連戰在公開信中所言,“這是攸關台灣安危、經濟發展、子孫前途的重要選舉”。⑯如今選舉結果已經出爐,其對台灣政治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正在逐漸展開。

  (一)台灣政治進入三足鼎立的相對穩定期

  經由此次選舉,台灣政治展現出“民進黨贏得‘中央’,國民黨占據地方,民衆黨守住中間”的三足鼎立態勢。事實上,這一態勢從2018年就初現端倪,彼時國民黨大勝贏得15席縣市長和394席縣市議員,民進黨獲得6席縣市長和238席縣市議員,第三勢力則保留1席縣市長和280席縣市議員。而2020年民進黨在“總統”選舉中獲得史無前例的817萬票,但是在“立委”選舉中國民黨和第三勢力都有所增長。2022年再度複製了2018年的情況,2024年則同2020年類似。因此可以認為這一藍綠白三足鼎立的態勢已經進入相對穩定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