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人口結構新特徵
http://www.crntt.hk   2024-02-21 08:52:03
 
  第四,全球範圍內基礎教育普及率提高,失學率降低,但在人口素質方面,國家間差異較為突出。

  據預測,全球範圍內,15歲至24歲青年的識字率將從2020年的92%上升至2030年的94%;6歲至17歲適齡兒童的失學率將從2017年的18%(2.65億人)下降至2030年的14%(2.25億人)。整體而言,高中失學率將維持下降趨勢,小學和初中的失學率將與當前持平。以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家為代表的低收入國家,其以降低失學率為目標的人口素質提升進程相對緩慢,受教育水平的性別鴻溝仍有可能持續擴大,這將進一步拉開低收入國家與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口素質差距。此外,全球人口的受教育層級將影響國家間人力資本水平提升的差異性。高收入國家提升人力資本主要依賴於高中入學率的提升和全民健康狀況改善;而低收入國家則主要停留在普及初等教育上,但國家層面健康水平提升速度較為緩慢,一定程度上不僅直接影響到這些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進程,而且也會間接影響到這些國家人口紅利的有效釋放。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從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轉向提升人力資本現實收益,再到人口紅利釋放的實踐機制,將成為國家間人口素質實力較量的關鍵要素。

  第五,全球範圍內人口遷移流動趨勢明顯,遷出地與遷入地的集中化態勢更為突出。

  全球人口遷移總量從1970年的0.84億人增加到2020年2.81億人,同期,遷移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也從2.2%提升至3.6%。從全球人口遷移的類型差異上看,國際人口遷入主要發生在高收入水平國家中,在2010年至2020年間共超過3000萬人。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擁有超過5100萬國際移民的熔爐型國家。國際人口遷出則主要發生在中低收入水平國家,過去十年內出現了10個超過百萬量級的人口淨流出國家。需要指出的是,中高收入水平國家與低收入水平國家的人口遷移總量較少且態勢平穩。據預測,從2020年到2050年,全球人口遷入與遷出的總量因新冠疫情影響小幅下降之後,將繼續保持穩定狀態,遷移總量將呈現較為緩慢增長的態勢。必須說明的是,我國正從鄉土中國轉型為遷徙中國,國內人口流動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達到3.76億人,較2010年增長接近1.55億人。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口流動亦呈現聚集趨勢。預計2020年—2040年國內主要人口流動將集中發生於長三角、珠三角和大灣區等區域發展共同體之中,表明我國地區人口增減分化趨勢將更為明顯。

  第六,人類預期壽命持續延長,人口健康的國別差異更加顯著,全球範圍內慢性病流行趨勢上升。

  2022年全球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1.71歲,比1990年提升7.72歲,預計到2100年有望升至82.06歲。必須指出,發達國家平均預期壽命整體上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並且由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其平均預期壽命仍有約6.67歲—7.14歲的較大差距,表明國家間健康不平等現象仍然十分突出。此外,全球範圍內,人類疾病類型的流行病學譜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即從傳染性疾病轉為因以年齡增長、身體器官老化等因素為主的退行性疾病和人為性疾病。2000年,全球人口死因超過六成來自慢性病,另有三成左右來自傳染病、孕產婦和圍產期死亡以及營養狀況匱乏;至2019年,慢性病死亡增加與傳染性疾病死亡減少同步發生;心臟病和中風等慢性病、老年性疾病逐漸替代傳染性疾病成為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可以認為,下一步消除國家間健康不平等將是全球公共衛生政策的最重要目標之一;同時,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裡,全球人口健康、公共衛生及平均預期壽命提升也將有賴於減緩衰老和健康管理等積極老齡化的行動實踐。

  此外,新特點還包括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世界人口紅利模式亟待從人口數量紅利轉向人口質量紅利;少數族裔規模和占比迅速擴大,全球人口的文化結構趨向多元化。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陸傑華(北京大學應對老齡化國家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學系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