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人民網報導,我國現存古籍約有20萬種,修復整理現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餘年。古籍數字化迫在眉睫。一本古籍,如何從紙頁“搬”到網頁?廣泛收集圖像資料、利用現代技術精細化處理……自2022年10月上線以來,“識典古籍”平台已陸續匯集經、史、子、集等2200餘部古籍,免費面向公眾開放,為解決古籍保護和利用矛盾進行了有益嘗試。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從古籍中獲得靈感,由此發現青蒿素;在浩瀚古籍中尋幽入微,竺可楨繪制出一條物候變遷的曲線——“竺可楨曲線”,濃縮出五千年中華大地的冷暖變化圖景。
卷帙浩繁的中華古籍,凝結著先人的智慧,記載著璀璨的文化,訴說著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歲月不居,書闕有間,部分古籍正慢慢“老去”,褪色、脆化、腐蝕,甚至稍一翻閱就會損毀。
當古老典籍遇到現代技術,會產生什麼 奇妙反應?
一種“打開”古籍的全新方式
“初見”“流光”“驚鴻”“珠聯”“綴玉”……點擊網頁上的標簽,《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編纂方法、歷史價值等信息,伴隨著動畫音效,呈現於眼前。
點擊頁面右上角“閱讀大典”,進入文本閱讀平台。《永樂大典》原本影像與數字化文本相互對照,繁簡體文字隨時切換。遇生僻詞句,可選中文本,點擊“查看引用”,出處清晰可考。
《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類書,匯集先秦至明初各類典籍,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但幾經散佚,副本存世不及原書的4%。對學者而言,《永樂大典》是進行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對普通讀者來說,古籍文本往往艱澀難懂,且接觸機會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