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如何推進
http://www.crntt.hk   2023-12-04 07:50:35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在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這一重要指示突出強調了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大意義。

  光明網發表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李婧、北京大學二級教授,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北京大學—中國銀行歐盟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躍生文章表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於新型工業化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論述,極大豐富了全黨對於中國特色工業化的規律性認識,也是我們深入理解新型工業化、制定相關政策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根本遵循。正是在此指導下,近年來中國新型工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工業規模持續擴大,實力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快速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中國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擁有門類最為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第11位,航空航天、重大技術裝備、電子信息製造等領域創新成果競相湧現;產業結構方面,2022年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15.5%、31.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13%,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重點產業已躋身世界前列。與此同時,區域協調發展、節能環保與綠色低碳成為中國工業化的鮮明特色。

  如今,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錯綜複雜,逆全球化與新全球化潮流交織、博弈加劇,新一輪科技革命起伏跌宕等諸般正負面因素深刻影響之下,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機遇與挑戰兼具。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把握黨和國家在新型工業化方面的大政方針,將人民至上思想貫穿工業發展全過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文章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為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是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制勝之道。要大幅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創新進程。

  首先是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在科技創新中的核心作用。經濟學表明,科技創新是以一定領域的研發投入強度為基礎的,而各自為戰、“撒胡椒面”式的研發投入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經驗也證明,以國家戰略為基礎的重點投入和舉國體制具有鮮明的優勢。因此,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科技創新,當然不能丟掉這個被理論和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戰略。應當以國家使命和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篩選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的難點與卡點,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以“鏈長制”為抓手,完善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協調機制,構建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台,打破創新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壁壘。

  其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引導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我們的經濟現代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現代化,在加快科技創新過程中,仍然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信號顯示和資源配置引導作用,強化市場機制的激勵作用,讓市場主體成為創新主體,也成為創新的受益者。政策上,要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及財政支持力度,鼓勵優質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構建國家高水平研發機構,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通過重大場景驅動和產業政策引導,鼓勵科技型骨幹企業超前布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揮細分領域創新優勢,打造大中小企業深度融通創新的產業生態。

  再次,完善創新成果轉換體系,加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機構與企業的合作,與市場的對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鼓勵工業企業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共建創新聯合體和創新平台,疏通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連接的快車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簡化科技成果轉化辦理流程,完善對首台(套)產品推廣應用的支持機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最後一公里”。

  以新舊產業協調並進為內在要求,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文章認為,中國產業發展正處於增長動能轉換、產業結構優化的關鍵時期,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使新興產業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傳統產業和生產方式則面臨改造升級的迫切需求。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必須在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改造方面兩者兼顧,協調並進,統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首先是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在增量上做文章。過去若干年來,中國在國家戰略指導下新興產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相關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應緊緊抓住世界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進一步做強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根本改變中國產業結構面貌。在這一過程中要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與市場等多重優勢,加強地方重大項目窗口指導,引導地方根據產業基礎和資源禀賦差異化布局新興產業,打造地方差異化布局、互補式發展生態。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