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7 香港社交媒體對影響香港夜經濟發展主要因素的關注度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
社會上較多輿論都對“夜繽紛”當前的成效表現感到樂觀,近日有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市民認為特區政府需持續推動搞活搞旺夜市的活動,反映多數市民高度期待夜經濟系列活動能夠延續下去,不斷激發本地的消費動能。不過,仍有部分輿論對夜經濟的發展前景抱有一定顧慮,當中也有不少聲音對夜經濟未來的完善與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涉及上述疑慮與建議的討論主要圍繞以下四個影響夜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夜經濟的特色程度、服務業人手供求、夜經濟服務配套以及夜經濟營商環境等(見圖7)。
社交媒體最為聚焦夜經濟是否能突出香港自身的特色(關注度佔比30%),與其他地方的夜市作出明顯區隔。有觀點指出,香港寸金寸土、人力成本高昂,在價格上對比台灣、泰國等地的夜市幾乎不具優勢,因此不應將搞旺夜市理解為聚焦傳統的戶外市集活動,必須另闢蹊徑打造只屬於香港的獨特品牌,讓港式元素成為發展本地夜市的一記“必殺技”。
其次,目前服務業是否有足夠的接待能力(關注度28%),也是社交媒體關注夜經濟能否重振的考量因素之一。儘管有不少商場配合政府的措施延長營業時間,但大多數商戶卻並未對此積極響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手供不應求。雖然有聲音認為有客自然久成市,指倘若夜經濟在政府的刺激下能再度興旺起來,相信會形成誘因吸引更多商家延長營業時間,並以較具競爭力的薪資大力招攬新員工;不過多數觀點卻持開市才能攬客來的觀點,認為政府應促使業界採取更積極的態度正視人手不足的問題,衹有填補人力資源的缺口,提升自身的接待能力以延長營業時間,才能令夜市重新煥發生機。
此外,也有不少香港市民關心相關服務配套(關注度佔比25%)能否配合夜經濟的發展,其中交通設施是最多港人熱議的話題。如曾有看完午夜場電影的市民表示難以找到交通工具,連的士和小巴也較難乘搭。事實上,小巴業界曾呼籲政府放寬小巴禁區及路線限制,讓業界能更好地協助促進夜經濟活動。部分聲音對此表示認同,稱此舉能提升夜間交通的便利程度,認為特區政府可因應市場需求,在政策上適當拆牆鬆綁。另外,針對近期深圳為便利香港市民消費而推出的系列措施,不少輿論認為特區政府可對此予以借鑒,對應出台便利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的措施,如推動各類型電子支付的普及化、以及面向內地旅客提供公共交通乘車優惠等,從而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消費體驗夜生活。
最後是夜經濟的營商環境因素(關注度17%),部分觀點指出,香港過去也有燈紅酒綠的夜市,街頭小販、大排檔、霓虹招牌等特色元素之所以日漸式微,是因為政府在加強市容管理的過程中逐步將其取締淘汰。目前香港要激活夜經濟、重現過去“不夜城”的光景,必然會牽涉到治安、衛生、場所規劃等一系列問題。有網民指出如何在現行法例下孕育出成功的夜市,需要特區政府大膽創新、因時因地制宜,強調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於夜市的發展十分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