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①:圖為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
圖②:圖為天津港第二集裝箱公司智控中心內,員工正在遠程進行碼頭調度操作。
圖③:圖為船舶停靠在國投曹妃甸港的碼頭上。
圖④:圖為國投曹妃甸港堆放煤炭的條形倉。
圖⑤:圖為黃驊港堤頭燈塔。
圖⑥:圖為黃驊港翻車機房生產景象。
以上圖片均為 章 軻攝(來源:人民日報) |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微風徐來,蘆葦飄蕩。在河北省黃驊港的“蓮園”內,煤污水淨化後匯入錦鯉魚池,湖面上不時有水鳥飛過,行走在湖邊蜿蜒的木質步道上,一幅幅生態畫卷隨著視角變換慢慢展開。
“這裡原是黃驊港建築垃圾堆場,如今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下,已經改造成為‘三湖兩濕地’水系中的人工湖生態公園。”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保障中心經理懷全介紹。
黃驊港的生態轉變並非個例。渤海灣畔,一座座港口依靠智慧賦能、污染防治、協同監管等多樣手段,逐步實現從傳統港區到生態綠洲的華麗變身。
近日,筆者赴天津、河北兩地進行實地採訪,瞭解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環保實效,探訪天津港、黃驊港、曹妃甸港建設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生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