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五一”將至,“漲”聲一片中,有媒體報導北京周邊度假酒店“降溫”時,舉的例子是4月29日某酒店價格為5598元/晚,只比平日周末漲了37%左右,而去年同期該房型漲到6000多元。言下之意,今年漲價還算溫和。
這則報導令人百感交集。5598元的價格,就算不如之前漲得多,也是令普通人咋舌的“天價”。
酒店有權自主定價。高價酒店有人預訂,說明酒店抓住了一部分消費能力較強的客戶。但報導也說了,每晚5598元的酒店“遇冷”“預訂熱度不及以往”,也從側面反映高消費群體不如想象得多,旅遊市場應多關注普通人消費需求。
前兩年很多人的出游計劃都被耽擱了,今年想趕著春暖花開出門散散心,客觀上造成了度假需求大增,酒店價格普遍上浮。針對各地出現的酒店漲價潮,近期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發布了告誡書,要求經營者強化價格自律,嚴格落實明碼標價和收費公示制度;實行市場調節價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合理制定價格標準,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消費,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
應當說,在非民生保障領域,只要經營者合法合規,監管不宜越俎代庖,“天價”酒店應靠市場來調節。但這份告誡書的目的並非干涉企業自主定價權,而是防止企業以違法違規的方式定價,避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正當權益。最近隨著酒店價格飛漲,市場出現了毀約漲價的一股歪風,有的酒店、民宿無故取消消費者預訂的低價房,甚至編造出“破產賣房”等借口,轉身卻用更高的價格把房間再掛出去售賣,試圖多掙個三五百元。對這種有失誠信、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應堅決予以懲治。
“天價”酒店並非常態。有的酒店價格高是其自身定位,比如某些小眾酒店衹有十幾間或者二十幾間房,日常價格就是5000多元;但大多數酒店本身定位沒那麼高端,平日間夜價格從1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漲價主要是因為供不應求。調節後者價格,主要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而不是考驗商家的道德和情懷。好的城市管理要能夠調動市場之手,持續穩定政策預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包括人、財、物在內的生產要素自由流通,便利經營者投資興業。通過增加供給、完善設施、引入競爭等方式平滑價格起伏,讓一些因供不應求導致的“天價”自己降下來,不能寄希望於商家為了長遠口碑或城市形象主動放棄掙錢機會。就拿北京來說,離得不遠的廊坊“五一”期間仍有每晚400多元的五星級酒店。如果京津冀聯動,鼓勵消費者跨省游,扎堆現象少了,酒店漲價的基礎也就不那麼牢固了。
酒店經歷過“骨折價”促銷的苦日子,某種程度上說,現在的“天價”預示著旅遊市場回暖速度和強度超出預期。但我國14億多人口中絕大多數是普通人,他們的生活同樣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促消費不要一味盯著高端群體,普通人也有消費的需求和權利。近期出現的“特種兵”旅遊、大火的淄博燒烤和默默火了很久的薩莉亞餐廳、唯品會購物,說明普通人的消費需求不僅很旺盛,也是一塊不小的市場,很有挖掘潛力。當“天價”的熱度散去,還是多關心普通人的生活吧。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