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生存?
據半島電視台(Aljazeera)2月28日報導,布林肯此次對哈薩克斯坦的訪問,以及與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外長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會面,旨在加強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力。並且,該報導指出,布林肯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訪問中亞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此次訪問也是在俄烏衝突一周年後的幾天內進行。
儘管,美國正努力爭取中亞國家,但是“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網站上的分析文章《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促進中亞一體化前景》指出,對於中亞國家而言,美國並非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出於地緣、經濟和政治的綜合原因,美國很難取代俄羅斯等國家在中亞的影響力。
據塔斯社2月28日的另一篇報導,哈外長特列烏別爾季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哈薩克斯坦認為沒有來自俄羅斯的風險或威脅。同時,他強調,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哈薩克斯坦將繼續奉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我們致力於維持一個制衡的體系,以確保與所有國家的互利合作”。
另據《衛報》3月11日報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鐵木爾·烏馬羅夫(Temur Umarov)表示,在中亞,對俄態度的代際差異尤為明顯,但領導層仍然“與俄羅斯的政治精英保持著巨大的信任”。
“(中亞)各國是非常務實的,利用當前的經濟變化為自己國家謀利,包括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對俄的出口增長,以及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天然氣合作協議。”烏馬羅夫表示,中亞國家想做足夠多的事情,以免受到二次制裁,並從整個危機中攫取盡可能多的紅利。
對於更加依賴俄羅斯的中亞國家而言,如塔吉克斯坦,《衛報》指出,它們表達了對更大“尊重”的情感要求,包括來自俄羅斯的關注和投資。
中亞國家長期以來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聯繫,這也使它們更直接地受到俄烏衝突造成的衝擊,從而不得不在一系列變化中靈活地調整策略,擴大國家生存、發展的機會。
世界銀行在去年7月21日發布的文章中指出,通過分析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商業脈搏調查數據,三個國家的企業普遍面臨著生產成本價格上漲,難以獲得信貸的困難處境。
美國《外交官》雜誌去年10月24日也刊文指出,中亞是受衝突造成的全球經濟不穩定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食品、衣服、天然氣等基本必需品的價格上漲,根據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EBRD)的數據,該地區的通貨膨脹率高達16%。 |